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及习题复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及习题复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09 11: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全等形:即能够 的 图形叫全等形。
(1)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a)形状相同的图形;(b)大小相等的图形;
(2)、能够 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 和 ; 和 ; 和 ;
对应边: = ; = ; = ;
对应角: = ; = ; = ;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用符号 表示,读作: .
2、图形变换的三种方式是: 、 、 。经过这三种变换前后的图形 .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 相等;(2)全等三角形 相等;
(3)全等三角形周长、 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
几何语言:(如右图所示)
在△ABC和△DEF中
         
         
         
           
(2)两边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
几何语言:(如右图所示)
在△ABC和△DEF中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
几何语言:(如右图所示)
在△ABC和△DEF中
         
         
         
           

(4)两边和其中一个角的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
几何语言:(如右图所示)
在△ABC和△DEF中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
几何语言:(如右图所示)
在Rt△ABC和Rt△DEF中
         
         
         
5、尺规作图
只用    和   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6、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     .
几何语言:
        
         
         
(2).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几何语言:
        
         
         
(3).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________________相等.
证明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
证明文字命题,第一是要根据题意画出合适的图形;第二要根据题意和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第三是写出证明过程。
二、针对训练
1.△ABC≌△A′B′C′,△A′B′C′,的周长为32cm,A′B′=9 cm,B′C′=12cm,则AB= cm,BC= cm;AC= cm.
2.如图13—1—9,△ABE≌ACD,∠AEB=∠ADC=90°,则其他对应角有 ,对应边有 .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全等三角形周长、面积分别相等
4.已知△DEF≌△ABC,AB=AC,且△ABC的周长是23cm,BC=4cm,则△DEF的边中必有一条边等于 ( )
A.9.5cm B.9.5 cm或9 cm C.6cm D.4cm或9cm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4 B.3 C.2 D.1
6.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B. 一锐角对应相等
C. 两锐角对应相等 D. 斜边相等
7.能确定△ABC≌△DEF的条件是 ( )
A.AB=DE,BC=EF,∠A=∠E B.AB=DE,BC=EF,∠C=∠E
C.∠A=∠E,AB=EF,∠B=∠D D.∠A=∠D,AB=DE,∠B=∠E
8.如图4-3,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

图4-3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9.如图,在△ABC和△ABD中,∠C=∠D=90°,
若利用“AAS”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 _______或 ;
若利用“HL”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 或 .
10. 已知:如图3,AD=AE,点D、E在BC上,BD=CE,∠1=∠2.求证: △ABD≌△ACE







11. 已知:如图4,点A、C、B、D在同一直线上,AC=BD,AM=CN, BM=DN.求证: AM∥CN,BM∥DN???

7.已知:如图2-4,AD=BC.AC=BD.试证明:∠CAD=∠DBC.



8.已知:如图4-2,ACBD.求证:OA=OB,OC=OD.



9.已知:如图4-6,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
求证:HN=PM.


10.如图,AB=CD,DF⊥AC于F,BE⊥AC于E,DF=BE,求证:AF=CE.








11、如图(14)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的中线,过点C作CF⊥AE于F,过B作BD⊥CB交CF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E=CD,(2)若BD=5㎝,求AC的长。











12.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3.在△ABC中,∠C=90°,BC=16 cm,∠BAC的平分线AD
交BC于D,且CD∶DB=3∶5,则D到AB的距离等于 . 第13题图
14.在△ABC中,∠C=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
BE⊥AB,垂足为E,若AB=20 cm,则△DBE的周长等于 .
15.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
交BC于点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16.如图13—3—2所示,已知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且BD=CD.求证:BE=CF.

17.如图,C、D是∠AOB平分线上的点,CE⊥OA于E,CF⊥OB于F.求证:∠CDE=∠CDF.

三、灵活运用定理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

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写出全等结论
注意:
1.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证明线段(或角)相等转化成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1、如图,△ABC中,BD=DC=AC,E是DC的中点,求证:AD平分∠BAE.
(?http:?/??/?www.czsx.com.cn?)
2.截长补短
(1)、如图,中,AB=2AC,AD平分,且AD=BD,求证:CD⊥AC





3.平移变换
(1).如图,在△ABC的边上取两点D、E,且BD=CE,求证:AB+AC>AD+AE.

4.借助角平分线造全等
(1)、如图,已知在△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
CE相交于点O,求证:OE=OD



5.旋转
(1). 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F为CD上的一点,BE+DF=EF,求∠EAF的度数.







5、全等三角形证明中常见图形:





























6、全等三角形习题精选
1.五大判定定理记忆与应用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图 , 在∠AOB的两边上,AO=BO , 在AO和BO上截取CO=DO , 连结AD和BC交于点P , 则△AOD≌△BOC理由是( )
A.ASA B.SAS
C.AAS D.SSS
4.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互余或相等 D. 互补或相等
2.重点图形的识记
1. 如图,已知∠1=∠2,∠3=∠4,EC=AD,求证:AB=BE,BC=DB。
2. 如图,∠1=∠2,∠C=∠D,AC、BD交于E点,求证:CE=DE
3. 如图:AB=AC,EB=EC,AE的延长线交BC于D。求证:BD=DC。


















3.重点证明过程的书写






1.如图,AE=AC, AD=AB,∠EAC=∠DAB,求证: ED=CA.
2.如图,已知AB=AD,AC平分∠DAB,求证:。
3.已知:如图, FB=CE , AB∥ED , AC∥FD, F、C在直线BE上.求证:AB=DE , AC=DF.
4.如图, 已知:AB⊥BC于B , EF⊥AC于G , DF⊥BC于D , BC=DF.猜想线段AC与E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全等三角形的难点:
1. 复杂图形的分析能力培养
如图和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DC=BE。
2.条件的发散能力培养
如图∠ABC=90°AB=BC,D为AC上一点分别过A.C
作B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EF=CF-AE.











5.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的运用


1、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若BC=5㎝,BD=3㎝,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
2、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的面积是28 cm2,AB=20cm,AC=8cm,则DE的长为_________ cm.
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C=BC, AD平分∠CAB交BC于D,
DE⊥AB于E, AB=10求△BDE的周长


4.已知:如图,BD=CD,CF⊥AB于点F,BE⊥AC于点E.求证:AD平分∠BAC.




5.综合运用题
1.△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试问:DE、AD、BE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10,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
(2)AB=BC+AD







3.已知点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
猜想AB与CD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求证:BC=AB+DC。








5.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DC,BD平分,求证:








6.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的长。



F

E

F

D

D



A

C

A

D

C

B

F

E

B



C

A

B

D

C

A

B

A

E

D

C

B

变形

变形

A

B

C

D

E

F

变形


A

B

D

F

E

C

C

B

A

D

变形


D

A

C

E

B

变形

G

D

C

B

F

E

A

A

B

C

E

D

变形

A

C

B

E

D



A

B

C

F

D

E

E

F

C

B

A

D

A

D

B

C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