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能通过吗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 能通过吗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0 15: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三年级下北师大版8.5能通过吗教学设计
课题:能通过吗
课时: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西安市碑林区交大阳光小学 董薇薇
教材分析:
《能通过吗》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的内容,教材先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元、角、分为背景,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表示单价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吗”一课中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理解3.25米和3.5米的实际意义,进一步通过丰富的背景认识小数。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元、角、分的关系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结合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类推出米、分米、厘米与小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元与角之间和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中,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能通过吗”具体情境,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借助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继续认识小数。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1角硬币的图片3张 
2. 学生准备:米尺,10枚1角的硬币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目标教学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前要准备一些吃的东西,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零食的价格。
师:这些零食的价钱是多少?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
2. 准备好吃的以后咱们要坐上大客车出发啦(课件出示教材88页第一幅情境图)。但在公路上行驶时遇到了一个栏杆。我们的大客车能通过这个栏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通过吗”(板书课题—能通过吗)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紧紧围绕学生外出春游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 初步建立米、分米、厘米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1)师:要想判断我们的客车能否通过栏杆,必须知道什么?
生:必须知道客车和栏杆的高度。
师:(出示客车和栏杆的高度),谁能帮老师读一读栏杆和客车的高度。
生:栏杆高3.50米,客车高3.25米。
(2)师:(出示问题)3.25米到底有多高,3.50米呢?大家想一想。3.25这个小数刚才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生:3.25在刚才见过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板书)
师:那么3.25米就表示什么?
生:3.25米表示3米2分米5厘米。
(3)学生独立思考,猜想并验证我们的大客车是否能开过去。
生:3.25米和我们之前学习的3.25元很相似,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所以3.25米表示3米2分米5厘米,3.5米高于3.25米,因此大客车能通过。
(4)增加小汽车和大卡车能否通过的情境,再次感受“米、分米、厘米”与小数的关系。
师:现在有辆小汽车和大卡车也开了过来,你们说它们能通过吗?
生1:小汽车身高1.49米,也就是1米4分米9厘米,小于3米5分米,所以小汽车可以通过。
生2:大卡车身高3.59米,也就是3米5分米9厘米,大于3米5分米,所以大卡车不能通过。
小结: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会发现,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钱,还可以表示长度。通过联系前面所学的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小数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带着这种方法,我们继续来研究元和角以及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此处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让孩子借助已学过的知识,联系情境中的现实问题,合理地推测或是计算出小数的大小,使得学生对小数有更深的认识。
2. 摆一摆,说一说,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1)按要求摆硬币并讨论。
①组织学生摆硬币,先摆一枚,说一说是几角及以“元”为单位是多少元。
生1:1角以“元”为单位是0.1元。
②组织学生继续摆硬币,重点说一说几个1角是几个0.1元,也就是几元。
生2:2个1角是2个0.1元,也就是0.2元;9个1角是9个0.1元,也就是0.9元。
(2)指导学生拿出米尺,小组合作共同观察、思考、交流,并进行汇报展示。
合作要求:①在1米长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说一说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②找到2分米,说一说是几个1分米,是几个0.1米,是几米。
③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10分米,说一说是几个1分米,是几个 0.1米,是几米。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中,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课件出示教材88页四幅生活中的小数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丰富对小数的认识。
生1:我知道了一盘瘦肉馅的价格是7.9元。也可以说是79角或者790分。
生2:我知道了小男孩50米跑的成绩是7.98秒,大约是8秒,和8秒只差0.02秒。
生3:我知道了小男孩的身高是1.41米,也可以说他的身高是141厘米。
生4:我从图中看出小女孩的体温是38.2摄氏度,这个小女孩发烧了!
生5: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啊!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收集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小数的读法,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小数,感受数学可以学以致用的乐趣。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 课本89页练一练2.
2. 拓展练习:12个0.1元是多少元?12个0.1米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小数有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