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第二课时 学案(鲁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第二课时 学案(鲁教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22 14: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理: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学案
第二课时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目标导航】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产生的积极意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自主学习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将缓解 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其 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供水条件和 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1.社会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可进一步改善 区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3.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缓解 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 。使区域生态环境向 方向发展。知识点二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   ,河口盐度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   ,使航道淤塞。3.调水会对江淮地区的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地下水位    ,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   。图表导读 图3—3—3西气东输工程线路1.为什么西气东输的终点优先选择沪宁杭地区,而不是距离更近的京津唐地区?2.西气东输的轮南—柳园段、甘塘—郑州段为何不选择直线?3.西气东输沿线主要有哪些生态问题? 合作探究材料:对于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使之成为当地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的生态保护至关重要。甘肃段沿线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尤其是工程要穿越降水少、风沙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省环保局对此项工程作了环境影响评价,认为该工程对安西极旱荒漠地带的生态造成影响,会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另外,管道工程穿越区有古丝绸之路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施工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甘肃省环保部门提出了加强施工人员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压缩开挖土量、限制超标开挖、控制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对文物古迹专人监管或设置隔离带等相应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问题: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给甘肃省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活动提示: 收集有关资料,组织专题班会,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讨论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典例感悟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2.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 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② 造成长江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③ 对南方和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④ 有利于河湖湿地的保护,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1.我国北方地区径流量小,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占全国比例较大,工农业生产较发达,水污染与浪费严重,造成北方地区供水紧张;南方地区,相对水资源比较丰富;南水北调正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答案:D 2.南水北调产生的影响要分为调入区、调出区及沿线三部分分析,对调入区主要为积极意义,沿线的地下水位易被抬升,形成盐碱化。调出区水量将有少量减少,形成一些不利的生态影响。答案:B变式训练我国西部地区已有许多水利枢纽及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相继峻工。读图回答1~2题。1.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势高落差大 B.人类未曾开发过 C.为河流发源地 D.高原湖泊集中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B.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C.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3.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    市。D处的     盆地、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主要意义有哪些?(4)“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思维拓展】
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项目
西电东送工程基本呈南、中、北三大输电通道格局,于2001年7月开工。目前,“十五”规划的建设项目已分三个战役开工,其中电源项目1820万千瓦、500千伏交直流输电线路约6680公里,工程总投资达1160亿元。三大通道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三山指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指黄土高原,五越指五次大型河流穿越--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一网指江南水网。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2003年底已竣工。
  南水北调的东线一期工程和中线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1500多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增加北方地区供水134亿立方米。它首先解决的是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同时实现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北煤南运,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其储量丰富,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缓解南方的资源不足,我国加强了北煤南运的通道和运输能力。大秦铁路、焦柳铁路的建设,秦皇岛港、黄骅港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南方能源不足的问题。
【网络构建】
【自我评价】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库区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这里,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动工,中线渠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久,一条人间天河将把“渠首”景区和京津大地连接在一起.回答1-2题。
1.丹江口水库能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库区环境优美,水质好
B.水库上游的丹江、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库蓄水量大,
C.可以大量调入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水资源
D.地势较华北地区高,自此调水可以实现自流
2.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给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秦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B.严重制约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
C.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变局部气候
D. 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
读下面两图及各材料分析完成3—9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
3.西气东输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城市的分布 B.地形起伏 C.交通条件 D.国际贸易壁垒
4.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保意义在于( )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
5.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中,输送电力以火电为主的是( )
A.中线 B.南线 C.北线 D.南线和中线
6.南水北调体现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哪一环节施加了影响 ( )
A 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7.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 )
A.A B.B C.C D.B和C
8.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9.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
①节约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长期以来,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 ④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线路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 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 、 、 。
?(3) 图中B3调运的能源是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 , ② 。
(4) 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12.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为题。
(1)结合上图,比较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主要优点:     
  ,缺点:                        。
(2)右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按自南向北依次写简称)             ;该方案能够实现     、      、   
   、      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自南向北的顺序依次写出)。
(3)分析“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北方、经济、生态、(1)调入 (3)地下水位、沉降、良性
知识点二
1、上溯, 升高。2 淤积加重 4 低洼, 较高, 盐碱化。
图表导读
图3—3—3西气东输工程线路
1.京津唐地区虽然距离轮南较近但其附近有大量油气资源。 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地带,但其发展制约因素是能源不足。因此优先选择沪宁杭地区。
2.两段线路发生弯曲,经过气源地,补充天然气。
3.沙漠化、水土流失。
合作探究
有利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可将甘肃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使之成为当地经济一
个新的增长点
不利影响:造成甘肃局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另外,管道工程穿越区有古丝绸之路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施工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变式训练:1.A 2.B
3.解析: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气田,途经甘肃河西走廊,东到上海。主干道以南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等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西气东输”对于我国西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东部地区有利于能源压力的减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其经济优势等。
答案:(1)新疆维吾尔 上海 柴达木 (2)河西走廊  山西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4)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其经济优势
【自我评价】
1—2.解析:本组题主要考察南水北调的原因、目的、影响。对于中线来说,汉江注入,水量丰富。加高大坝主要对丹江口形成影响,而不是秦岭和三峡地区。
答案:1.B 2.D
3—9 解析:本组题考察资源调配问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的分布。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保意义在于改善大气环境,B项不是环境效益。南水北调是人类通过改变地表径流对水循环施加了影响。黄河以北水可以自流。东线经过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质易被污染。因此南水北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态问题,水质问题。
答案:3.A 4.C 5.C 6.C 7.A 8.C 9.B
10.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分析设问的限定项: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A
11.解析:本题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重大工程建设,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1)从图中可看出:A为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B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2)C为我国西藏地区,太阳能、地热能丰富,D为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丰富,E为我国的东部沿海,潮汐能(波浪能)、风能丰富。(2)B3为我国的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是将三峡工程中的水电送往华东。(4)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河西电东送工程,其目的既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又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答案:(1)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 太阳能、地热能 太阳能、风能 潮汐能(波浪能)、风能 (3) 水电 ① 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② 地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 (4) 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城市的环境质量。
12.解析:对于“南水北调”这样的国家重点工程要有足够的重视,要掌握其分布、工程内容及重大意义。京杭大运河东线方案是在江苏江都抽取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直达天津。沿途经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由图可以看出,与中线工程比较,该线以黄河处地势最高,所以黄河以南需梯级抽水,黄河以北可以向北自流到达天津。
答案:(1)可利用现有的京杭大运河河道调水,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黄河以南需梯级抽水,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苏、鲁、冀、津  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
(3)①利用京杭大运河,合理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②这一工程将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使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