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2 成数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2 成数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0 22: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二课 成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
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理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能够灵活准确地解答。
学法指导: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显示生活资料图片
让学生观察,资料中反映出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认真观察、纷纷发言。
说出有百分数,折扣,并说出打折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还能观察到有成数的资料,那么几成都表示什么含义呢?学生这时候在茫然不知道,教师趁机说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老师板书课题(成数).
二、教学新课,探究新知。
1、成数的定义
(1)显示第九页农业收成的情境图及说明。
让学生看看读读有哪些内容。学生读出”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那么”二成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讲解: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统称几成。然后举例说明。
提问:”怎么理解七成五?”
试说成数表示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接着让学生做填空题。
2、解决简单的成数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①让学生读题,运用成数的含义独立解答问题。
  ②汇报交流解题思路。
思路一:去年用电数减去今年节约的度数,即350-350×25%。
思路二: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电是去年的(1-25%),即350×(1-25%)。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
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名发言,然后讲评。
3、解决稍复杂的成数问题
(1)显示教材第九页“做一做”
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 15000人次,2012年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让学生读题,分析,说一说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
问:①“比上一年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
②”解决成数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组织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生解答、集体讲评,订正。
4、小结:
结合以上题目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有关”成数”的问题?教师小结: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成数的含义,把成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红星电器开业,所以商品均降价一成销售,孟叔叔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加上20元运费一共花了4250元,如果不降价,孟叔叔买这两件商品该花多少钱?
读题,分析,让学生解答,汇报,师生讲评。
2、某旅游景点今年的门票收入是300万元,门票是每位旅客50元,今年的游客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去年的游客人数是多少人?
读题,分析,让学生解答,汇报,师生讲评。
3、一块棉花地,去年收棉花30吨,比前年增产了5吨,这块棉花地收棉花产量增长了几成?
读题,分析,让学生解答,汇报,师生讲评。
4、提升认识
问题: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
学生互相说说关键是什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2、明确谁是单位“1”。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获得哪些收获?
让学生说说给大家听听,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