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24课 音乐和影视艺术学习目标: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3)民族音乐:(2)歌剧:《茶花女》《卡门》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1)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19世纪欧洲的主要音乐流派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依据材料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分析19世纪音乐流派产生的背景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材料二: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有的争取民族独立;有的……3、特点
(1)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等形式,突出个人感受,注重音乐的诗情画意。
(2)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2、背景经济:政治: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贝多芬(1770—1827), 被称“乐圣”。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
别名“悲多愤,隐含其一生苦难历程。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作曲。失聪之初,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浪漫主义音乐 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感悟历史
请欣赏音乐,并体会这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即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的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他出版时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上述材料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使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之约,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作品有什么特点?威尔第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歌剧:威尔第《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
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乔治·比才《卡门》乔治·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在俄国维亚特卡省边境的一个矿区小镇。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他的作品数量多,形式多样,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古曲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尤其脍炙人口,历演不衰。民族音乐: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有所不同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不同程度的进行工业革命音乐作为社会意识必然有特定的社会背景1.背景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出现的背景及主要流派有哪些?(1)经济: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2)政治: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是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拥有广大听众的通俗音乐2.特点:3.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时代的进步推动音乐的发展风格大众化、多元化70年代后摇滚乐二战之后开始流行爵士乐一战之后开始流行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4.成就: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变化》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摇滚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爵士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爵士乐由民歌发展而来,有多种源头,不易仔细考证。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它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这种传统与新居住地的音乐——大部分是声乐——结合起来,结果诞生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声音,而是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 《围着时钟摇吧》(1955)是第一首流行摇滚乐。 摇滚乐诞生的时候,刚刚过去的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了严重摧残;同时,冷战的梦魇和核战争的阴影让世界忍受着煎熬与折磨。而摇滚正是对紧张战争状态的模拟与揭示,以此来对心灵的紧张状态进行舒解和缓冲,进而表达对战争和残酷政治的反抗与颠覆。 这是狂热的美国南方歌迷为他取的昵称。
猫王的唱片销量超过他之前的任何一位歌手。至今已售出约一亿张。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35-1977)“猫王”
“The Hillbilly Cat” 猫王把摇滚乐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战后美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都痴迷他。 The Beatles,披头士乐队,又译甲壳虫乐队。
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
迷,迄今最为成功的乐队。由四位英国青年组成。 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埋葬了“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甲 壳 虫 ” 演 唱 组(技术和物质基础)(发展的动力)(一)电影的发展1.产生的条件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发展过程如何?(1)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3)商业利润的驱使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1)产生: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电影在巴黎首映,标志电影诞生。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 ②1927年以后,进入有声电影时期。 ③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 ④二战后,宽银幕和立体电影等相继问世。 2、电影的发展历程(2)发展: ①20世纪初—1927年前“默片”(黑白片) 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如《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卢米埃尔兄弟◎(1)发明诞生(19世纪末)(2)无声片(又称“默片”)20世纪初~1927年②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技术—蒙太奇。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①1927年以前的电影都是无声片,又称“默片”。影片的主题靠演员的表演、动作和字幕来表达。③最负盛名的是美国的卓别林。塑造了可爱的流浪汉形象。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 《战舰波将金号》《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这是他拍摄的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卓别林的三部经典之作1931《城市之光》1936《摩登时代》1940《大独裁者》卓别林——“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喜剧大师《战舰波将金号》(3)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20~40年代1927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融对白、音乐、歌唱为一体,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4)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更为迅速 (1945年后) ①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的电影技术宽银幕电影和立体声电影相继出现(全息、环幕、 三维立体)
②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③美国好莱坞(洛杉矶附近电影生产基地)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本片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项大奖。1925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发明电视机。
1929年,英国首次播送电视节目。
1936年,英国播出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
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40年代,美国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二战以后,电视被大规模普及运用。(二)电视的发展历程:1.电视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第八艺术” 贝尔德(1888—1946),英国工程师。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1925年他制造出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1926年1月28日,《泰晤士报》报导了贝尔德在伦敦举行的电视公开表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电视进行无线传输。贝尔德也由于第一个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称为“电视之父” 。此后,贝尔德还对彩色电视、日光电视、立体电视、大屏幕电视进行了研究。①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 ,传播资讯(天气预报)
②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③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④雅俗共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影视艺术有哪些功能特点?①社会进步的产物②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 ③娱乐性强、艺术鉴赏性强。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启迪。④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⑤成为生活一部分,改变生活方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迅速反映生活,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①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②电视中来自传统的价值观、暴力渲染和消费主义产生负面影响。 ③电视视听影响人的左脑发展,特别对在读书时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维过程起了消极的作用,电视会降低读书能力,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电视影响学业。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课堂总结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 )
A.贝多芬 B.约翰·施特劳斯
C.柴可夫斯基 D.比才A2.20世纪60年代,右图所示的乐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是( )
A.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B.对未来的失望
C.精神颓废
D.勇于进取,敢于创新A3.电影和电视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新的精神需要
B.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C.19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D.商业利益的驱动C4.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卫星技术的迅速发展
D.计算机的逐步普及B5.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