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零用钱》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存零用钱》(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在数的运算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融生活与课堂于一体,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学会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学用结合、引导发现等,主要突出以下的两种教学方法,即:
1、创设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教学法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寻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点,从“相同数位对齐”的认知统一到“小数点对齐”,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学法主要采用:发现与比较相结合,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一)温故知新,情境导入。
1.????我首先我联系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提出问题“你是怎样只配你的零用钱的?”相机进行正确使用零用钱的德育教育,同时引出课题《存零用钱》。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或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指出已有知识圆角分单位的转化以及整数加减法与新内容联系紧密。复习圆角分单位的转化和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新旧知识联系,为新学内容铺路打基。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这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性。我计划分为5个步骤进行:
1.探索尝试。
学生结合导学案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找到表格中的数学信息,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为下一步解决问题作好准备,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与过程(我用课件出示计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我尊重学生,允许学生个性的张扬,鼓励学生运用尝试法学习,并且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总结算法。
(1)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呢?
5、巩固新知
思考讨论: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进一步强化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第三个环节:随堂检测
独立完成课本85业‘练一练’的1、2、3题,完成后师徒交换批阅。教师巡视并当堂抽查批阅几本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面向全体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师徒检查,教师巡查已实现反馈的全面性,对存在的问题当堂解决,已实现“堂堂清”。
第四个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存零用钱
教学目标
1、结合“存钱”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经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
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你们平时有零用钱吗?你怎么支配这些零用钱的?
2.淘气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每次会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他在存钱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帮助淘气解决问题,好吗?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题目。(观察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说说这两个小数表示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想一想:一共花了多少元?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列式:3.2元+11.5元=?????元
(4)探索算理和算法。
1)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2)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 ?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
第二种:用竖式计算。?????????第三种:用小数计算。
3元2角???????????????? ? 3.2
+??1 1元5角?????????????????+ 1 1.5?
?1 4元7角?????????????????1 4.7
3)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的是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果。
4)讨论:
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单位的数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三、课堂活动,拓展知识。
(1)提出问题:淘气想买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的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2)判断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算式:29.9元-14.7元=????元
(3)列竖式计算。
??? ???? 29.9
?????????-????14.7
??????????? 15.2
(4)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点也要对齐)
课堂小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怎样计算?强调小数点要对齐。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85页的“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小数相加减计算题,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心算,直接计算出结果。
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再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结果。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帮助淘气解决了他存零花钱的问题,以后我们自己的零花钱不能乱用,要积累起来,用在该用的地方。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好吗?
六、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列式:3.2元+11.5元=?????元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
第二种:用竖式计算。????????? 第三种:用小数计算。
3元2角???????????????? ??3.2
+? ??1 1元5角??????????????? ??+ 1 1.5?
?? 1 4元7角?????????????? ???1 4.7
29.9元-14.7元=???元 29.9
??-????14.7
??????????????? ? 15.2
《存零用钱》导学案
一、自学导航:
1、写出你课本的价格,你能读出这些数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语文: 元??????数学:6.42元??????英语: 元
美术: 元???? ? 科学: 元??????思品: 元
例如:数学:6.42元?读作:六点四二元,表示六元四角二分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至少两个数学问题吗?(只列算式,不计算。)?
?
3.观察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算式11.5+3.2=? (元)?尝试解答 。
?你们是怎样计算的?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
2.阅读课本P84,想一想:你们刚才的计算对吗?
?
3.完成课本P84
三、总结方法,回顾提升。
1.完成课本P85练一练1,2,3
2.你觉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