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
3、《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四则运算。
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的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并要求学生一起朗读谜语) 猜谜语: 一个东西真奇怪, 上面布满小方块。 用手一摁数出来, 加减乘除算得快。 师:谜底是什么?(计算器)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计算器有关的知识。
2、介绍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课件演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师:计算工具的发明与不断进步无论对数学学科,还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计算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计算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计算器。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商店、餐厅等地方见过计算器)
师:关于计算器你还知道些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计算器存在的地方及相关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计算器的普及性及学习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使用作铺垫。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计算器。
(1)课件出示: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呢?
(设计意图: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计算器,从计算器的面板、显示器、键盘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3)回忆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一些常见的功能键的名称和作用。
如“ON/C”是开机及清屏键,“OFF”是关机键,“CE”是清除键,“+、-、×、÷”是运算符号键,“0,1,2,3,4,5,6,7,8,9”是数字键等。
(4)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给大家介绍计算器。
2、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计算题,然后两人一起用计算器算一算。 全班交流,说一说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有什么感受,或者遇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实践操作环节能巩固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四则运算的能力。)
预设:生1:可以先估一估计算结果,以免按错了。
生2:计算大数用计算器比较方便,计算较小的数直接口算更快,不必使用计算器。
生3:数据非常大时,计算器不能直接显示结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是对计算器的使用练习,也是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计算器不是万能的,要合理使用,不要依赖。)
3.小游戏。
用计算器算一算。 任选一个自然数→×524→-328→×3→+2100→-1116→÷1572→?
师: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结果仍是这个自然数)
①鼓励学生多选几个自然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
②引导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出来。
4、练习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课件出示计算题。
356×625 ??4368÷78??24×7.6 6.28-0.95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教师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比对。
设计意图:运用做游戏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情况。通过计算几道计算题,了解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情况。通过计算,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计算器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说一说下面各键的功能。
ON/C是( )键;OFF是( )键;CE是( )键。 2.用计算器计算。
876×569= 782×534= 3654+578×98= 416000÷128= 3363×21÷57= 98÷90+38×451=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36页“练一练”1题。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
开机及清屏键:ON/C
运算符号键:+ - × ÷
等号键:=
数字键:0 1 2 3 4 5 6 7 8 9?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初看教材时,觉得很简单,而且现在的孩子们对这样的计算工具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在进一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以后,才发现这节课其实是很有讲头的。 首先,计算器我们每个人都用过,但是一般用到的都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说实话,对计算器上的一些按键,自己也并不是完全的熟悉和了解。所以在上课前,我首先查阅了许多关于计算器的资料。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大都是普通型计算器,虽然说是大同小异,但是外型和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全部研究清楚,也下了一番工夫。比如有的计算器上,开机键是ON,有的则是AC,或者是ON/C、AC/C在同一个键上,兼顾了开机和清除的功能;再比如C和CE都有清除的功能,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清除全部数据,一个只清除上一步的输入。此外,还有的同学拿的计算器是功能较多的,上面还有汇率的计算等等。这些按键的使用,我都一一记录并记在脑子里,其中有一部分是不需要向学生介绍的,但是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孩子们对计算器都有一定的了解,刚上课有的同学就已经跃跃欲试了。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来介绍自己了解的部分:开关机、加减乘除、清除、等号、小数点等常用的按键。其它的一些按键功能我也没有急于补充,而是让同学们在尝试计算具体题目时自己进一步体会。 总之,本节课效果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