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从景观图片和地理事实中体会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2、 通过“中国北方自然带分布”、“非洲自然带分布”、“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等实例,归纳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 运用“植被变化示意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等,探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4、 分析比较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学会读图分析的方法,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1:读课本“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图片,结合自己搜集的照片,体会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一说图片上植物生长分布区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
活动2:阅读课本和自然带分布图、小组讨论,理解自然带的含义,感受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其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1)写下帮助理解自然带概念的关键词,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读出亚洲东部沿海岸线从赤道到北极圈的自然带,体会其变化规律。
(3)对比课本第二单元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用数学上映射的方法,列举气候类型与自然带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一对应: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
一多对应:
多一对应:
活动3:①读一读地图册上“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A—J自然带及对应的景观图片;②填出图3-1-1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③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读出课本“知识窗”中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陆地自然带景观图片所对应的自然带;④在表3-1-1中填写相关内容,归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4:将图①②③与图3-1-2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对应起来,在表3-1-1中填写相关内容,归纳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5:①读课本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说出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两坡的自然带类型及其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写在课本上)②读地图册上“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地带分部图”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图”,比较三座山的垂直自然带:A、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B、影响各山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原因有哪些?在表3-1-1中填写相关内容,归纳其分异规律。
表3-1-1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规律表现 成因 主要分布区 典型例子 简单图式
水平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自然带大致与 线平行,沿 方向延伸,沿 方向更替。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自然带大致沿 方向延伸,由 向 方向更替。
垂直地域分异 自然带大致沿 方向延伸,沿 方向更替。
[探究活动6](1)你能设计示意图表示水平地域分异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关系吗?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2)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写出下列非地带性分异现象的影响因素:
①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
②新疆沙漠中的绿洲 。
③南美洲西海岸荒漠延伸至赤道附近 。
④东非赤道附近形成热带疏林草原带 。
⑤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带 。
【典型例题】图1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C ;D ;F 。
(2)图中自然带 和 的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 和 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
【课堂小结】
_______________气候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____________带
图3-1-1
图3-1-2
②
图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带
概念: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的 位置和 位置不同,导致 、 、 等不同,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略)
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
从 向 的地域分异
分异
从 向 的地域分异
分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