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
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探究自然资源分布上的规律性与不平衡性以及资源间的联系性;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利用的发展性,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3、 以土地资源为例,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 通过案例分析,知道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原因,理解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增强合理利用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1:读课本“认识自然资源”部分的内容,了解自然资源概况,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判断图4-1-1中,符合自然资源含义的图例是( )
(2)思考:一种物质或能量现在不是自然资源,将来会不会成为自然资源?为什么?
(3)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乱排污水、滥施化肥农药等将会给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带来哪些问题?
活动2:(1)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理,思考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为何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有无规律可循?
(2)读课本“资源间的联系性”部分,将①风力资源丰富,②植物资源贫乏,③太阳辐射能丰富,④云雨少,日照时间长,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五项前的数字序号填入图4-1-2中,并思考为何同一区域内的各类自然资源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3)结合我国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实例,说明各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4)将自然资源的各个共性特征与其相对应的利用原则用直线连起来。
①分布的不平衡性 A.提高利用率,促进更新,珍惜和节约使用
②资源间的联系性 B.加强科技攻关挖潜,提高利用能力和水平
③数量上的有限性 C.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搞好资源调配
④利用的发展性 D.全面评估,注意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活动3:分组讨论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表4-1-1 土地资源与人类
阶段 生产方式 土地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采猎文明 采集、狩猎 土地______的影响较大 影响较_____,被动地_______环境
农业文明 种植、养殖 土地的_____和____都重要 开始主动地______和______环境,一些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土地质量______
工业文明 大机器生产 土地的质量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________因素 土地用途多样化,____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严重
活动4: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何影响?为何人类对水的利用能力大大增强了,许多地区的供水却日趋紧张?
活动5:(1)一个地区长期滥伐森林,将会给该地区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河流径流和当地小气候带来什么变化?人类应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2)读课本“活动”中的“中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面积比例”表,思考我国北方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①,全国木材产量的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②,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的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少到1988年底的590万公顷,减少51%,导致风沙旱涝频发,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物种减少③。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④。
(1)根据上面加下划线的这几句话分别总结各类自然资源都具有的共性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自然资源的以上特性,你认为在开发利用时应具有哪些观念和措施?
针对特征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特征②,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特征③,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特征④,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图4-1-1
荒漠地区资源间的联系性
荒漠地区
距海遥远
气温和气压变化大
动物资源稀少
图4-1-2
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认识自然资源
概念(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主要类型
按可否更新分为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资源
共性特征:分布的_______性,资源间的_______性,数量的_______性,利用的_______性
自然资源
与人类
途 径
______开发;利益兼顾;
重视______;______参与
实现自然资源
的______利用
必要性
现状:资源的______开发和_______利用
后果:资源的_____和______的恶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