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下面有关水资源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仅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居世界第五
B.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012挖立方米,约占全球河川年径流量的5.8%
C.世界水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巴西 D.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根据教材填写下表。
人口(占全国%) 耕地(%) 水资源总量人口(%)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
北方 44.4% 59.2% 14.7% (747立方米)
南方 50.6% 35.2% 80.4% 53.5%(3480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根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衡量指标 全国数量 北方数量
缺水城市 大部分为 城市
严重缺水城市 ( )
人均综合用水量小于300m3省市 (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小于300m3省市 ( )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于300m3省市 ( )
4.长江是我国南水北调的 。长江是我国第 大河, 年径流量 .季节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 ,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 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调水。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读教材“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并根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方案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路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 河输水到 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 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 、 。 从 上游引水到 上游
水源区 下游 中游、 水库、 水库 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区 下游地区; 下游地区; 流域 平原; 地区; 下游 地区
评价 优点 有 可以利用工程量 较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可 供水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 供水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需梯级抽水需抽水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需挖 ,工程量很大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 部分地区供水
问题探究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提示:南方地区占有全国80.4%的水资源,而该地区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人均水资源量
3480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447立方米。而分布在北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全国的59.1%
,水资源只有全国的14.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47立方米,是人多、地多、经济发达、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中以黄河、海河、淮河尤为突出;西北内陆,地广人稀,人均水资源量较大而亩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已经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问题探究2: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问题探究3: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提示: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少,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发散点1】解决北方用水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
提示:我们在资源利用时经常提到要“开源节流”.南水北调可以作为“开源’’的一项重更.措施以解决北方用水的“燃眉之急’’。但从“节流”上讲,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保护我们本来就很宝贵的水资源而不被浪费或污染呢 主要有以下措施: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
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⑤海水淡化;⑥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保护生态环境等。
【发散点2】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①修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⑤海水淡
化;⑥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⑦提高水价;⑧保护生态环境等。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
效益、 效益、 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是南水北调带来的 ( B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 .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 。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 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
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3.南水北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 AC )
A.引长江的水进入华北 B.引珠江的水进入华北 C.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D.大量开采地下水 E.开挖人海新河 F.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4.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BD )
A.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B.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较小 D.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C.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地区
E.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发散点l】南水北调对水量输出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1)调水后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榆水点的本身及其下游。调水后,长江径流量减少.主要是枯季
长江径流量减少后,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水明显增加,并影响下游水质。
(2)中线和东线调水,不涉及长江上游的水量,预计不会影响上游的航运。中下游水量虽然有减少,减少水量不至于对航道产生大的影响。但在长江口.由于长江径流减弱,潮流加强,潮流顶托和盐淡水的相遇,必然加速细粒泥沙的沉降和长江口拦门沙滩的发展,影响长江口的航运。
(3)中线引水从丹江口水库开始,调水将影响水库下游汉江中下游的灌溉和航运。
【发散点2】南水北调对输水通过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1)东线调水在黄河以南将通过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淡水湖泊,这些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
水渔业基地和水生生物(莲藕、芦苇、菱角)的富产区。调水后湖泊维持高水位的时间增长,湖泊环境
发生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库区周围地下水位如不能有效控制,将会引起土壤盐渍化。
(2)东线榆水干渠连通四大水系,干渠线路应与四大水系的全面整治结合进行考虑。
(3)中线输水干渠属于新开挖的渠道,将有部分水量渗入地下,预计黄河以南渠道两侧盐渍化问
题不会太严重。黄河以北地区长期榆水后,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土壤盐渍化问题仍需注意。
【发散点3】南水北调对水量输人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提示:(1)东线与中线规划大力发展和改善沿途的灌溉条件,海河平原很容易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中线灌溉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土壤盐渍化问题较小。
(2)缺乏水源或水源不足的城市与工矿区,输入水量后一般对环境会起改良的作用.但应注意合理用水,防止工业造成新的污染。
(3)灌溉面积增加,各种蓄水体的面积也将扩大,这将会使灌溉区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有所变化。
(4)调水后会不会引起血吸虫病北移,引起关注。南北大运河沟通也并未曾使钉螺北移.由于北方的气候不适宜钉螺生存,所以南水北调后血吸虫病北移的可能性不大。
【发散点4】假如你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总工程师.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提示:针对调水沿线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全面的治污规划。提出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为了保护南水北调的取水区,在扬州市划定水资源功能保护区,范围涵盖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区、输水干线和支流水体。启动中线工程水源地及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丹江口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