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出生率,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研究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特征;
3、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
2、 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 通过分析我国的人口发展资料、案例,让学生能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的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 借助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方法和策略:比较法,探究法, 图表分析法。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
知识结构:
人口自然增长= -
“J”形曲线表明:在历史上,有的时期人口增长是很 ,有的时期人口却增长得很 。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 、
、 、 、
、 、 、
、 、 。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根本原因: 。
“高——高——低”模式:出生率 ,死亡率 ,死亡率 。
“高——低——高”模式:出生率 ,死亡率 ,死亡率 。
式 “低——低——低”模式:出生率 ,死亡率 ,死亡率 。
【导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人口现状: 年,世界人口超过60亿;
阅读教材图1—1“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J”形曲线),思考: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
2、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 -
影响因素:人物学规律、经济基础、战争、自然灾害、上层建筑……
思考:某一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一)“高——高——低”模式: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极 的自然增长率。
社会时期: 社会;社会活动: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极为低下。
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较 的自然增长率。
社会时期:奴隶、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经济活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人口增长缓慢。
(二)“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发达国家:(欧洲)进入时间:18世纪中期(1750); 结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1820)
原因:发生了产业革命:(1)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生产,生产力明显提高(2)医疗卫生发展;(3)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进入时间:20世纪50年代
原因:政治上的独立、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粮食产量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人口政策:采取人口控制政策,但仍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年龄结构轻)
(三)“低——低——低”模式:集约模式,现代模式
转变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步入的国家:(1998)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负增长;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国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等国接近于零
人口增长特征:一是“三低”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思考: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哪些指标构成的,分为几种类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如何转变的,为会说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有何地区差异,为什么?怎样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我国的增长模式:(1)出生率下降: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
(2)农村转变过程中,城市基本实现转变,总体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
知识拓展:
1.20世纪后期开始,人口问题就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人口问题,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变得刻不容级了!
什么是人口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有何差异?其人口政策又有什么不同?
2.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它使我国第13亿位居民的出生延迟了近十年,也使全球第60亿位居民的出生延迟了近四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人口终于在20世纪末出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现象,这标志着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基本上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思考题:家乡人口在不断地增多,这对本地的资源、环境、就业、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后札记:
自学检测
1.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 )
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B.由现代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
C.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 D.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3.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B.印度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所以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C.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代表
D.大洋洲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4-5题
4“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5、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读下图回答3-5题
6、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7、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6-8题
年 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9、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5% B.3.7% C.0.85% D.0.95%
10、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11、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读表完成9-11题
人口密度(人/Km2) 出生率(%) 死亡率(%)
X 108 4.2 1.8
Y 275 0.6 0.7
9、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1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1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 B.气候条件 C.历史条件 D.地形条件
人口增长
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