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练习
1、 选择题
1. (广州)如图8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 ( )
A.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2 ℃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多
D.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2. (南充)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6 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 A,线圈的电阻为0.5 Ω,则在1 min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及产生的热量分别为 ( )
A.720 J,120 J B.720 J,720 J C.720 J,600 J D.600 J,120 J
3. (孝感)如图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通电t秒后(两容器都不向外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容器中电阻产生的热量相同
B.右边容器中空气的温度是左边容器中空气温度的两倍
C.右边容器中空气温度的变化量是左边容器中空气温度变化量的两倍
D.右边容器中空气温度的变化量是左边容器中空气温
度变化量的四倍
4. (北京)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
5.(淮安)下列四种用电器,其中主要是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 )
6. (遂宁)如图所示是市售的一种智能电压力锅,它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当锅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R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一智能化的是 ( )
A. B.
C. D.
7. (嘉兴)某同学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8. (青岛)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 A,通电1 min产生了2.64×104 J的热量,它的电阻是 ( )
A.66 Ω B.6600 Ω C.110 Ω D.220 Ω
9. (北京朝阳)如图所示,下列电器设备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是( )
10. (扬州)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 ( )
A.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
B.导线的绝热皮隔热
C.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
D.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
11. (南宁)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几乎不发热,这主要是因为 ( )
A.通过导线的电流大于通过电炉丝的电流 B.导线的电阻远大于电炉丝的电阻
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炉丝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的电阻
2、 填空简答题
1.(德阳)冬天,家里使用电烤火炉取暖时,电炉丝已经热得发红,而连接烤火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2. (江西)如图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已知R1
3. (襄阳)如图是“研宄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和2R的电阻丝浸没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一支温度计,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 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反映出来的: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 。
4. (株洲)一个额定功率为1000 W的电热水壶装有1.5 kg初温为20 ℃的水。正常工作将水烧开(100 ℃)所用时间为9 min,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5. (泰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闭合开关S,通电30 s,则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 J。
6. (益阳)某导体的电阻是10 Ω,通过3 A的电流时,1 min产生的热量是 J。请列举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应的例子: 。
7. (威海)标有“220 V 2000 W”的电热水器容量50 L,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水温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J。若电热水器的效率为87.5%,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水温升高l℃需加热的时间是 min。[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密度为1.0×103 kg/m3]
8. (苏州)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 = 5 Ω,闭合开关S,开关S0拨至b时,电压表示数是拨至a时的,则R 1 = Ω;若电源电压为3 V,当开关S0拨至b 时,R1在l min 内产生的热量是 J。
9. (邵阳)李师傅帮助学校设计了一台电保温箱,保温箱电阻丝的阻值是40 Ω,当电阻丝通过5 A电流时,30 s内产生的热量是 J。
10. (龙东)电热毯(俗称“电褥子”)是根据电流的_______效应制成的。小亮家的电热毯通电后指示灯不亮,小亮检修时发现是电热丝断了,他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他发现连接处比别处更热,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1. (宜昌)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接通电源,瓶内的空气被加热后膨胀,使U形管的液面发生变化,通过观察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比较出瓶内电阻丝的发热多少。
(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______(选填“左瓶”或“右瓶”)内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2)让实验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瓶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瓶内,接通电源比较两瓶内电阻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的关系,一段时间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_________(选填“左瓶”“右瓶”或“两瓶一样”)多。
2. (绍兴)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烧瓶、煤油质量和玻璃管均相同)。瓶中的电阻采用金属丝。
(1)完成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
(3)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条件下,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与 进行对比。
长1 m、横截面积1 mm2的几种材料的电阻(20 ℃时)[来源:Zxxk.Com]
(4)要进一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电流是否有关,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允许改变元件位置、更换元件等。只要求写出一种)。
3. (衢州)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热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小柯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250 mL的同规格烧瓶内装有等体积的煤油,瓶塞上各插一根同规格的玻璃管,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期为5 Ω和10 Ω。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端(填字母),分别标记两烧瓶内玻璃管中液面的起始位置;②闭合开关,通电t0时间后,分别标记此时两烧瓶内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③比较发现10 Ω电阻丝所在烧瓶内玻璃管中液面上升更高。
【推测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 。
【交流反思】
方案一:在前一次实验后,待玻璃管中的液面将回到起始高度后,按小柯的实验步骤②再次进行实验,比较两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情况,得出结论。
方案二:用图乙所示装置替换图甲中对应装置(图乙中两个烧瓶规格相同容积都为500 mL),按小柯的实验步骤①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来源:学科网]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有 。
5、 计算题
1. (南京)某型号的电饭锅有两挡,分别是高温烧煮和保温焖饭挡,其原理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电饭锅的发热部位)。已知R1 = 44 Ω,R2 = 2156 Ω。
(1)开关S置于 (选填“1”或“2”)挡时是高温烧煮挡,它的功率是多大?
(2)保温焖饭时电路中电流是多少?10 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若只要求保温焖饭挡的功率提升10 %,请通过计算具体说明改进措施。
2. (泸州)电子秤因精准和便于携带已普遍取代杆秤。某科技兴趣小组根据理想电压表的内部电阻无穷大、并联在电路两端时通过它的电流几乎为零和表盘刻度均匀的特点,用电压为3 V的电源U、阻值为10 Ω的电阻R、理想电压表及其它元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秤。其中轻质托盘和弹簧的质量不计。当托盘中所称质量变化时,与电阻R相连的滑片P平行地上下无摩擦滑动,电压表示数与被测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当电子秤处于待称状态时滑片P停在最上端a点,电压表示数为0,当被测物体为最大称量m=30 kg时,滑片P刚好处于最下端b点。问:
(1)当电子秤处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于待称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多少?此状态下通电min在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当电压表示数为U?=1.2 V时,被称量物体的质量m?为多少?[来#源%:@&中教网*]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填空题
1答案: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t相同,
由Q=I2Rt,R电炉丝>R导线,知电流产生的热量Q电炉丝>Q导线,从而出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怎么发热的现象。
2【答案】= <
3【答案】温度计读数的变化 使通过的电流相等(或使通过的电和通电时间相等)
4【答案】5.04×105 93.33%
5【答案】12
6【答案】5400 电饭锅
7【答案】2.l×105 2
8【答案】10 12
9【答案】3×104
10【答案】热
电热丝连接处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由焦耳定律可知,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连接处产生的热量多
实验探究
1【答案】(1)电流 左瓶 (2)电阻 左瓶
2【答案】(1)接在滑动变阻器下面的B接线柱上
(2)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
(3)镍铬合金
(4)保持其他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保持其他不变,更换不同电压的电源)进行相同时间的二次实验
3【答案】(1)B (2)越多 (3)方案二
计算题1【答案】(1)2
P高温 ===1100 W 。
(2)I === 0.1 A,
Q = W = UIt = 220 V×0.1 A×600 s = 1.32×104 J 。
(3)P保温 = UI = 220 V×0.1 A = 22 W,
R总′ ===2000 Ω,
R2′ = R总′ – R1 = 2000 Ω – 44 Ω = 1956 Ω,
将R2换成阻值为1956 Ω的电阻。
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