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语文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
12.纪念白求恩
导入新课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白求恩于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救治大批伤员。 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12月1日为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2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白求恩于1938年到延安工作,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多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创作背景
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
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
( )的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3. 论据的类型有:( )
4.常用的论证方法:( )
议论
作者观点或主张
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读准字音
派遣qiǎn 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
以身殉xùn职 鄙bǐ薄bó
晋察冀jì 纯chún粹cuì
麻má木不仁rén 精jīng益yì求精
见异yì思迁qiān 不远yuǎn万里
多音字
解
jiě
jiè
xiè
解放
押解
姓解
挑
tiǎo
tiāo
挑战
挑选
学习词语
不远万里bù yuǎn wàn lǐ不以万里为远。形容
不怕路途遥远。
以身殉职yǐ shēn xùn zhí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
献出生命。
狭隘xiá ài 原意为窄小,不宽阔。常用来比喻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接受工作时挑拣
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鄙薄bǐ bó指轻视;看不起。
派遣pài qiǎn (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满腔热忱mǎn qiāng rè chén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纯粹chún cuì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看书并完成问题
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第一段
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
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
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
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问题思考
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全文的分论点)。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他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即是中心论点)
全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总结,号召大家学习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2、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null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一段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null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二段
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叙议 叙 议 叙 议
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null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三段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null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四段
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null
本段一共( )句,( )—( )句为第一层,( )句—( )句为第二层。第一层记叙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第二层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从第一层到第二层,从我的心情扩大到大家的心情。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对上文对总结,接着进一步阐明了学习的意义。
8
1
4
5
8
3、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极端负责任
对工作
对人民
对技术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null
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4、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null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5、这个“只”和“仅”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只”和“仅”表达了作者遗憾的心情,流露出作者面对这个精神高尚者的死亡的沉痛的感情。
6、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①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
② “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
③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课堂练习
1、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
开篇用短短的七十余字,将白求恩的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华目的、经历及牺牲情况介绍得一清二楚,为后面的论述提供了事实根据,突出了白求恩年龄之大和来华路途之远,更显出白求恩的做法难能可贵。
2、“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⑴设问。
(2)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对白求恩的评价。
3、“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句中的两个“极端”有什么表达作用?
两个“极端”强调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加深了人们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认识,表明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
4、第三段中写“一班人”的某些表现有什么作用?
用一些人的“见异思迁”“鄙薄技术 ”的表现与白求恩作比,突出白求恩的难能可贵,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
5、在“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这句话中,“只”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只”表达了作者的一种遗憾之情。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有力地强调对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无一例外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式更显得斩钉截铁、不可动摇,给人以更深刻、鲜明的印象。
句子赏析
2、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⑴ 特点:排比。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2)作用: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3、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反复句式,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4、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语气更沉重,朴实的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提高训练
1、《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什么?
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
2、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3、白求恩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他身上体现着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些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4、分析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有何不同?
不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议论文中的叙事主要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必须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5、今天,我们学习白求恩有什么现实意义?
⑴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更加可贵,我们要永远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做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 2 ) 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始终拥有奋斗精神。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写作特色
⑴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引起读者的注意。
⑵双重否定句。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加强肯定的语气。
⑶排比句。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结构梳理
纪念白求恩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总结全文,叙述往事,阐述学习意义
不远万里来华——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自己的事业
对工作——极端负责
对同志——极端热忱
医生——以医疗为职业
医术——是很高明的
以身殉职
缅怀纪念
学习精神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主题归纳
小结
这篇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此外文章还运用对比手法,正面介绍和侧面介绍,语言生动简洁,说服力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