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0 07: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知识点一 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
1、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其中侵占中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葡萄牙。
2、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自称“无敌舰队”,凭借这支舰队,西班牙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殖民大帝国。
知识点二 英国的殖民扩张
3、1588年,英国海军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大海战。_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4、“三角贸易”路线图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三 荷、法、英殖民争霸
5、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6、从17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 “日不落帝国”
7、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掠夺,把欧洲文化带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的社会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温故知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那些从家园中被赶出来的农民,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一律加以法办,流浪的农民一旦被抓住,就要受到鞭打,然后送回原籍,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要割掉他的半只耳朵,第三次被发现就要处以死刑了。所以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进入手工工场赚取低廉的工资。这样通过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资本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羊吃人——圈地运动
1603年因为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没有子嗣,作为女王的表外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这个王朝的国王家族姓斯图亚特,故名)詹姆士一世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竭力鼓吹“君权神授”。
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其专制统治导致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早期的英国议会
英国议会的源起
13世纪时,势力强大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限制王权,迫使国王成立了议会,参加者有贵族、教士、骑士和市民代表。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

《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这个王朝的国王家族姓斯图亚特)。詹姆士一世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竭力鼓吹“君权神授”。詹姆士一世认为王权不受人间世俗法律的限制,国王有无限的权力。所以他极力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根据英国议会传统,法律的制定和废除以及征税都必须得到议会同意。而詹姆士要实行独裁统治,不允许议会参政议政,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
鼓吹“君权神授”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变本加厉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死后,儿子查理一世继位,仍然独断专行。无视英国议会的传统,寻找种种借口,巧立名目,任意征税。议会反对,他竟蛮横地解散了议会,结果从1629年至1640年11年间,形成无议会统治的局面,并大量出售专卖权,把肥皂、盐、酒、煤、铁、麻布甚至针和钮扣等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列入专卖范围。把专卖权出售给他的亲信和大商人,一般工商业主因为没有获得专卖权而被逼迫停业,造成生产混乱,工商业萧条,许多工人失业,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引起广大城乡人民的不满。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现实——
王权专制:
詹姆士一世时期
2、传统——
王在法下:
①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查理一世时期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定“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13世纪,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上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英国下议院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1.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封建专制制度

4.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


议 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严重阻碍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的根本原因:
A.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C.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革命的直接原因:








1、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
2、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为什么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呢?
议会上,资产阶级及其联盟新贵族,推出提高议会权力、限制王权的政治要求,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和历史使命,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挑起内战。所以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抨击国王专权(开始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2、1642,查理一世挑起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3、1649,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革命高潮)
4、1649—1658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5、1660年,查理二世…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6、詹姆士二世是个天主教徒…,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7、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结束标志)
为什么1688年政变被称作“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国内:
政治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使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经济上:
国际:
对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影响

《权利法案》的目的、内容、意义
限制国王的权力
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等。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制定机构
1、颁布时间
1689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议会
5、性质
是一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
3、目的:
4、内容:
6、意义:
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 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确立:

特点:

历史意义
1689,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
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
使国王的权力受到明显的制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体有根本的变化:
革命前:国王(实权) 
?    议会(虚设)

革命后:国王(虚设) 
?    议会(实权)
封建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了根本的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的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英国、日本、瑞典、西班牙等)
民主共和制(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
资本主义社会
革命
革了国王的命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人治
法制
民主
专制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封建社会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议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里的“根源”指的是(  )
A. 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从王权转到民权”开始于(  )
A.14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3. 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善良国民之公敌”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他被处死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这标志着(  )
A. 封建专制统治从此在英国消失
B. 英国资产阶级彻底战胜了封建贵族势力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在这次革命中被尊为“护国主”的是(  )
A.克伦威尔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威廉

5.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上层社会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日本大化改新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6. 某校九年级(3)班有一名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编了一首歌谣以便记忆,即“‘君权神授’盛行,国王专横不减,查理一世筹款,克伦威尔揭竿……”按先后顺序继续编排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不满 ②专制国王被斩 ③丈人被婿所赶 ④查理二世重返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7.“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的阻碍是(  )
A.封建专制        B.殖民统治
C.农奴制         D.黑人奴隶制


9.在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现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0. 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 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B. 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联邦制
C.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11.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的典型表现是(  )
A. 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帝国”
B.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 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 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12.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中国的议案。议会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该议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要听命于英王
C. 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
D. 英王在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13. 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主要是由于(  )
A. 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
B.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英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4.下列对君主立宪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国王有权废除法律和任意征税
B.保留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
C.君主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执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