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目录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一)我国东西部地形的差异
1.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
2.东部多为平原和丘陵为主
(二)我国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岛屿
深度不足200米
近海大陆架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
高原、盆地
1000-2000米局部500米
第二级阶梯
高原、山地
4000米以上
第一级阶梯
代表地形
主要地形
海拨
阶梯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四川盆地
活动:
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风向内陆推进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小浪底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种类:
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
天山山脉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祁连山脉
阿尔泰山
2.我国主要的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
天山---阴山
中列
昆仑山----秦岭
南列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最西的一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的一列
长白山—武夷山
最东的一列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位置 我国西南部
我国北部 我国中北部 我国西南部
范围 北到昆仑山-祁连山,东接横断山,南至喜马拉雅山 东起大兴安岭,西至祁连山,南到长城 西起祁连山,东至太行山,北接古长城,南至秦岭 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
特点 高原起伏不大,冰川雪山广布,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原 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面积第二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大盆地
平坦,沙漠分布广,面积最大
平坦,沙漠广布
高原荒漠盆地,多盐湖
内部丘陵,低山广布,西部有成都平原
西北部,天山以南,昆仑以北
西北部,天山以北,阿尔泰以南
青海省,昆仑以北,祁连以南
四川重庆,横断以东,巫山以西
名称 塔里木盆地 准葛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位置
特点
三大平原
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南临渤海
辽河,松花江,黑龙江,嫩江
面积最大,黑土,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地积水成为沼泽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临渤海,黄海
黄河,淮河,海河
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又称黄淮海平原
西起巫山,东至东海,黄海
长江
地势更低,三角洲海拔10米以下,有水乡 ,鱼米之乡之称
位置范围 主要河流 特点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
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太行山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我国最大
世界最高
多大山
相对高度较小
多雪山、冰川
我国笫二大
地面坦荡
黄土分布世界最广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地势西高东低
石灰岩广布
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返回
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
内部多低山、丘陵、西有成都平原
返回
返回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2/3))
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返回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