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我们周围的物质第五章 总复习 一、知识回顾:㈠质量质量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2.解释: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形状、
状态、位置无关3.单位:基本单位:kg常用单位:t、g、mg、相邻进率:10004.测量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一、知识回顾:㈡托盘天平1.结构2.使用 m物=m砝码+m游码托盘天平调节:称量:读数:3.注意事项托盘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游码横梁标尺底座1234567天平结构:8砝码横梁9天平的使用调节步骤:
1.水平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
2.平衡调节:将游码移至标尺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__________。零刻度线中央红线平衡螺母的调节甲图乙图指针偏左
向右调指针偏右
向左调什么时候就能判断天平平衡?称量:左物右码,增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怎样增加砝码?
何时需要移动游码?
可以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吗?
天平的使用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大于天平的称量范围。
天平平衡后,不可交换两托盘的位置,否则就要重新调节。
测液体质量时,应先测______质量,然后测_______质量,两者的__为液体质量。
砝码应用_____夹取,保持、干燥清洁,若砝码磨损,测量结果偏____,若沾油灰测量结果偏____。注意事项1.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大?游码读数时应以哪一侧为准(左、右)?下图游码读数为___克思考:2.42.已知测量某物体质量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50g砝码一个,20g砝码两个,5g砝码一个,游码的位置同上题,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g.97.4一、知识回顾:㈢密度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2.定义式(测量式):ρ=m/v3.解释: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m,v无关
b.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不同的物质
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c.物质外界条件改变时,密度会变化(如:水
凝固成冰;温度计内水银的温度升高)4.单位基本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5.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6.密度测量:原理,器材,步骤7.密度应用:密度的测量原理:ρ=m/v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或量杯、烧杯
测量液体密度步骤:
①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m1
②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
③用天平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
液体的密度为ρ=(m1-m2)/V
密度知识的应用1. ρ=m/v求物质密度,鉴别物质2. m= ρv求物质质量3. v= m/ρ求物质体积1.一瓶饮料喝掉一半后,质量____,体积_____,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一瓶氧气的密度为6Kg/m3,容积为0.15m3,氧气的质量为_____,用去1/3氧气后,瓶内还有___Kg氧气.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
二、练 习变小变小不变0.9kg0.64kg/m3练 习3. 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只跟其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只跟其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形状有关。
4. 写出你知道的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如状态,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C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5.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 A.3:5 B.3:4 C.5:3 D.4:36、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定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二、练 习A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二、练 习m2-m1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
【评估与交流】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
方案二: ;
(2)你准备选择方案 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
(m1-m2)/v7.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如下表数据,求烧杯的质量和这种液体的密度,并查密度表判断液体的种类.8 . 游泳池长50米,宽20米,水深为2米,求游泳池中水的质量。(假设游泳池各处深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