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了解西晋的建立、统一全国的史实;
2、了解“八王之乱”的原因、影响;
3、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史实;
4、认识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三国实力比较表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一、西晋的建立《三国演义》大结局-三国归晋一、西晋的建立魏吴魏263年266年280年完成统一蜀—魏—吴“三国尽归司马氏” 一、西晋的建立220年221年222年-229年266年司马炎篡权建立晋朝263年魏灭蜀三国归晋魏蜀吴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西晋的统一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一、西晋的建立建立时间:司马炎(晋武帝)266年建立者:都城:洛 阳国号:晋,史称“西晋”统一全国:280年 西晋灭吴“三国尽归司马氏。”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西晋的建立西晋疆域图一、西晋的建立西晋的社会风气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些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这些大地主、大贵族治国上往往缺乏雄才大略,而多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一、西晋的建立西晋的腐朽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晋初分封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二、八王之乱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东海王司马越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二、八王之乱二、八王之乱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影响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物价飞涨,中原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二、八王之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崇尚武力,文化落后文化先进,不善征战1.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内迁时期:东汉、魏、晋时期2 、内迁路线 ①西北的羌族和氐族,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②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
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③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
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3 结果: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
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乱华和西晋灭亡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西晋的灭亡316年匈奴亡西晋导致西晋王朝短命的原因是:
A.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社会上层生活腐败
B.皇族争夺权力,连年混战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贵族起兵,攻击西晋皇权与王权的矛盾主要根源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十六国”的出现 316年,内迁的匈奴灭掉西晋。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如何治理前秦? 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不定期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西魏 北周
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定都邺(yè 今河南安阳北)。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定都长安。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东魏 北齐北魏(534~550年)(557~581年)(386年.
439~534年)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北朝:十六国(439年--581年)(535~557年)(550~577年)(316年—439年)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南 北 朝北 朝
南 朝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