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2009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卷
命题人:田文新 审核人:晏朝晖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填在答题卡的表格内,1′×60=60′)
1.与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 B.快行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
2.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别不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3.冷锋过境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是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气压均下降
C.气温气压都升高 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4.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连续性降水 B.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D.狂风暴雨
5.下图为锋面示意图,a、b、c、d四地大致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6.关于图7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图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B图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C图中乙地多阴雨天气 D.D图天气系统控制下多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7.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
A.冷锋过境天气 B.暖锋过境天气
C.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 D.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读图1,回答8—12题:
8.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 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A.信风 B.西风 C.东风 D.季风
10.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A.陆地 B.海洋 C.高空 D.以上都不是
11.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
A.风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
1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13-15题
13.图1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 D.④----地表径流
1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大循环之称的是:
A.发生领域最大的海陆间循环
B.发生在人类居住的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
C.每年循环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
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
15.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 B.闽江 C.长江 D.太湖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由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是
A.A B.B C.C D.D
17.新华社报道,2009年2月中旬,连日强降雨致使澳大利亚出现30年未遇洪水,对澳大利亚东部气候产生影响的洋流有
A.A B.B C.C D.D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8~ 20题。
18.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9.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20.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1-24题
21.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a位于新西兰 B.b位于欧洲某地
C.c位于亚洲某地 D.d位于非洲某地
2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abcd
B.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dacb
C.位于南半球的是bd
D.位于北半球的是bc
23.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位于智利 B.b位于东非高原
C.c位于西伯利亚 D.d位于澳大利亚西部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bc B.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度
C.四地可能出现在一个大洲 D、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25—27题。
25.影响图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城镇、交通线分布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土壤
26.图中图码代表的四个城市,其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 影响巴西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土壤
与平原相比,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回答28—29题.
28.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筑公路,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21世纪教育网
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29.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C.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分析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判断30—32题:
30.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在减少,其直接原 因是( )
①过渡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32.我国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读2006年年末广东、广西、新疆、湖南四省区的人口资料,完成33~35题。
省(区)
广东
广西
新疆
湖南
出生率
11.78‰
14.44‰
15.79‰
11.90‰
死亡率
4.49‰
6.10‰
5.03‰
6.75‰
0-14岁
20.5%
22.64%
23.5%
18.70%
15-64岁
72.1%
68.21%
70%
72.03%
65岁及以上人口
7.4%
9.15%
6.55%
9.27%
3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区是
A.广西 B.广东 C.新疆 D.湖南
34.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原因是
A.文化水平高 B.自然条件好 C.迁入人口多 D.经济水平高
35.目前,广东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已达63%,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主要从事的是
A.制造业 B.金融业 C.建筑业 D.第一产业
36.某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状况,取决于
A.人口的出生率高低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低
C.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D.人口的死亡率高低
3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 文教区 D. 住宅区
3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C.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39.石家庄、株洲等城市的兴起,主要反映了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 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 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40.在城市化过程中21世纪教育网
A.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D.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4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将深刻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 ②农业地域类型 ③商业网点分布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读图,回答42-43题
42.从城市功能区分布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
43.若在该城市建设一座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44.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布局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是因为该国土壤肥沃
B.上海郊区建设奶牛场是因为地处亚热带,适宜奶牛生长
C.我国北方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是因为降水量少,用水紧张
D.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是因为价格太贵
45.从城市的起源角度看,鞍山、攀枝花、大庆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疗养城市 B.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C.矿产城市 D.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46.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A.小麦和玉米种植业结合 B.水稻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结合
C.牧羊和牧牛业结合 D.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47.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②河流为城市输送废水,加快净化
③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④河流为城市提供防卫,并为城市增加一条风景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B、人们通过开垦荒地可以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C、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光热条件
D、农业的区位是由国家的政策所决定的
49.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影响是
A、增加生产成本 B、增加中间环节,降低经济效益
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增加了企业库存和人力资源成本
50.企业在另一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新技术带到该地。这属于技术的
A.近邻扩散 B.等级扩散 C.地域扩散 D.位移扩散
51.我国以下农业地域类型中,既属于集约农业,又属于自给农业的是
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
52.下列农业既属于种植业,又属于粗放农业、自给农业的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种植园农业 D、游牧业
53.下列工业的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付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21世纪教育网
D、化工厂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的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54.下列工业布局最为合理的是
A、在甘蔗产区建制糖厂 B、在林区建家具厂
C、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建立电子工厂 D、在铝矿产地建立炼铝厂
55.下图中,关于化工厂的建立哪个方案较为合理
读右图,回答56~58 题。
56.对X 地和Y地都有影响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压带 B .副热带低压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极地高压带
57.关于X和Y地的自然带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荒漠带,Y是常绿阔叶林带
B .两地都是荒漠带
C .X是常绿硬叶林带,Y是常绿阔叶林带
D .两地都是落叶阔叶林带
58.影响X地和Y地的洋流主要是:
A.X沿岸是寒流,Y沿岸是暖流 B.两地沿岸都是寒流
C.X沿岸是暖流,Y沿岸是寒流 D.两地沿岸都是暖流
右侧“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59—60题。
59.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0.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61.(共10分)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 。
图中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_。① 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选择填空)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温下降 D.气温升高
(4)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点。
(5)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_处。
(6)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______风,台风中心的天气为_________。
62.读图7,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③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___,人类对________(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改变其时空分布的有效措施是 、 。
(2)若此图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图中D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箭头①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
(3)若此图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字母________处可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按洋流的成因分类①属于__________。
(4)若表示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说明此时北半球是__________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63.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
项目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
口(亿)
城市水
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水
平(%)
城市人
口(亿)
城市水
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10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城市人口数来看,在____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分析表明20世纪后半叶,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__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共10分)如图,某城市拟在A、B、C、D四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城郊建立副食品基地,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完成问题:
(1)自来水厂建在 处,
理由是 。
(2)火力发电厂建在 处,
理由是 。
(3)印染厂建在 处,
理由是 。
(4)服装厂建在 处,
理由是 。
(5)副食品基地应建在城市的 方,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AAA 6—10:DABAB 11—15:CDDAA 16—20:ABCBC 21—25:CCCDC
26-30:BCABB 31-35:BDDCA 36—40:CDBDC 41—45:ABACC 46—50:DCACD
51-55:BACAD 56-60:CAADC
二、非选择题:
61.(共10分)
(1)高压(或反气旋)(1分) 晴朗少雨(1分)
(2)西北风(1分) ⑤ (1分)
(3)冷锋(1分) BC (1分)
(4)②③ (1分)
(5)④ (1分)
(6)西北风(偏北风)(1分) 风和日丽 (1分)
62.(1)水汽输送(1分) ①(1分) 修建水库(1分) 跨流域调水(1分)
(2)副热带高气压(1分) 西北风(或偏北风)(1分)
(3)B (1分) 风海流(1分)
(4)夏 (1分) 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1分)
63.(1)16.4 (1分) 5. 8(1分)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渐减慢(1分)
(2)12. 2(1分) 17 (1分)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逐渐上升(1分)?
(3)70 (1分) 2∶1(1分)?
(4)发展中 (1分)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城市化速度会不断加快,所以说20世纪后半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发展中国家(1分)
64. (共10分)
(1)C (1分) 河流上游,水质较好,水源清洁,无污染(1分)
(2)D (1分) 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方向的远郊,靠近铁路和煤田,便于原料运输(1分)21世纪教育网
(3)B(1分) 位于河流下游(1分)
(4)A (1分) 地处城区,有大量劳动力和广阔市场(1分)
(5)东北(1分) 无大气污染,土地多,便于灌溉,既接近城区,也接近农业区,又便于运输(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