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月潭 教案+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日月潭 教案+反思(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09 22: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认识本课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课前准备:日月潭的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信,你瞧!
2. 出示图片揭题:这就是我国台湾省一个美丽的地方——日月潭。(板书:日月潭)
3.同学们想去那儿观光旅游吗?瞧,台湾的小朋友正在热情地欢迎我们呢!(放课件)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我们赶紧去看看这美丽的地方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好自然段序号。
2.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并且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出示生字
①学生自读生字。
②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比一比谁认识的多。
③开火车认读生字。
④学生间交流记字的方法。(利用形声字、用熟字换偏旁、扩词、编顺口溜的方法等。)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的棒。(鼓励学生朗读兴趣。)
3.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老师随机正音。
4.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四个字
展:竖提的左边没有撇。
迹:第三笔撇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披:联系坡、破,注意右半部分第一笔是横钩。
央:横写长些,要托住上面。
2.学生描红,每个生字写两遍。
3.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名胜古迹 细雨蒙蒙 群山环绕 点点灯光 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幻灯片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动笔画出描写日月潭位置的句子,再找出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
2.学生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3.指导朗读,抓住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指导学生读出日月潭景色的美。
4. 理解:“群山环绕”“名胜古迹”。学生做动作,理解“环”。用“名胜古迹”说一句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并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读划出的句子。
3.出示幻灯片:师生看图片想象日月潭的形状。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名字得来的原因。
你们说的真具体,如果我们把“圆圆的”,“弯弯的”这些词去掉,改成“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好不好?为什么?
4.练习把句子说具体,说准确。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日月潭就像一位魔法师,不同的时间里景色各不相同。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出示学习内容。
①清晨美景。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你觉得哪几个词语用得好?(薄薄、隐隐约约)
该怎么读?指导读,读轻一点。
②中午美景。
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你想象一下,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清清的湖水,绿油油的树木,还会有白色的亭子、红色的房子,湛蓝的天空等等。美不美?
这句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③ 晴天的日月潭这么讨人喜欢,那雨天的日月潭你们喜欢吗?
出示句子: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丽?
理解:轻纱、仙境、一片朦胧。
在这样的仙境中,你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4.这样的美景真的是美不胜收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3、4段,听听谁能把日月潭的美景通过读表现出来。
5.引导背诵。
给小组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是什么呀?(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这个词语——风光秀丽)是呀,日月潭风光秀丽,所以它才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三、抒发感受,启发爱国
我们欣赏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其实,在宝岛台湾,日月潭只是美景之一,还有许许多的名胜古迹,比如说阿里山。我们虽然与台湾隔海相望,但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日月潭如此美丽,希望早一点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亲自领略一下这秀美的风光了。”
四、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几张黄昏时日月潭的图片。学生想象黄昏时的日月潭,仿写“黄昏时日月潭”。
板书设计:
日月潭
清晨 隐隐约约
中午 晴天 清晰 风光秀丽
雨天 朦胧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注重情感的生成。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更象形地看到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再抓住“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各学习小组学生分组学习交流,再请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想象黄昏时日月潭的美景,接着给他们欣赏几幅黄昏时的日月潭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进行说话训练黄昏时的日月潭怎么样?这样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表达交流,正确运用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