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地理暑期复习讲稿
第九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要内容: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重点知识:
(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概念、分类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图1-20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二)全球气候的变化及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1)地质时期:冰期与间冰期相交替
(2)人类历史时期:15、17、19世纪冷;16、18、20世纪暖。
(3)仪器观测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变暖,到70年代变冷,到现在变暖。
原因:(1)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2)植被破坏
影响:
(1)导致生态系统调整 也有施肥效应
(2)海平面上升
(3)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
(4)危害人类的健康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过去全球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
全 各个时期气候变化 人类历史时期
球 仪器观测时期
气 原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
候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及 与未来变化幅度 变暖幅度: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
其
对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人
类 导致海平面上升
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影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影响
响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二、典型例题: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
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
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
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
和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
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许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自然造就了河流,河流养育了城市。
2、读下面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
城市景观照片
城市名称
河流及所注入的海洋或河流
城市所在地的地形区名称
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1)(2)(3)
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据此回答3题。
3、气候变化威胁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能是
A.气候变化造成可耕地退化 B.灾害性天气增加,粮食减产
C.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D.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投入减少
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5、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进藏铁路选择线路时曾有三种方案供选择:
方案 线路长度 投资额(1995年价) 沿线自然条件 桥隧比例(%)
青藏铁路 1118千米 约200亿元 穿过藏北高原,地势较高,起伏不大,分布有冻土 2.8
川藏铁路 2015千米 约768亿元 穿越横断山区高山深谷,沿途有雪山、冻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2.5
滇藏铁路 1960千米 约654亿元 跨越澜沧江、怒江,其间多断层、积雪和冰川 43
根据上表相关材料和三条进藏铁路线路对比示意图(右图),从地形角度简要分析西藏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不利因素和首选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 ▲
6、在A地附近发现多处古村落遗址,该地形成古村落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且不易被洪水淹没
②靠近水源地
③冬季严寒
④矿产资源丰富
⑤水运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7、科学家预言在100年内,由1192个岛屿组成、平均海拔只高出海平面1米左右的马尔代夫也许会像消失的亚特兰提斯,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2)面对这一生态环境灾难,人类正在积极寻找对策,你认为应如何面对?
8、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右面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干冷――暖湿――干冷交替变化
B.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三、练习题:
1.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洛杉矶、雅典都举办过夏季奥运会。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自然条件对比赛的影响。
2.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3.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 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B. 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 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 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4.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南非
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 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
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3~5月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6. 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下列叙述正确的事( )
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是引起图瓦卢成为环境难民的最主要原因
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
C.大面积的酸雨
D.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7. 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发达国家应该( )
A.绿色消费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
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据此完成8~10题。
8. 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
①SO2、NO2排放 ②CO2排放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9.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10. 人类在20世纪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了20﹪。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
11.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12、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
(2)计算一下1958~1968年十年间CO2平均每年增加_____________(ppm)。
(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
(4)大气中CO2的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
(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
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后果。
13、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
B、一个国家的大城市,总是位于该国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
C、高原、山区不可能有城市分布
D、热带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地区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 ▲ 、 ▲ 和 ▲ 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15、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有利于______和航运,地形以_____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______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因为那里地形______,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答案
1、有利: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晴天多,便于赛程安排;弊: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
2、D 3、C 4、C 5、B 6、A 7、C 8、B 9、D 10、A 11、A 12、13、D 14、地形 气候 河流(水源)
15、(1)河流 灌溉 平原 带状
(2)B平坦
进藏铁路的三条线路对比示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