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3题,练习十九第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2.经历画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一系列的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4.综合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三角板,直尺,
学具:钉子板,方格纸,三角板,直尺,直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它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2)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你画的图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
(3)学生在练习本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说一说垂线的画法。
这节课我们利用画垂线的方法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高。
[点评:开门见山引入,承前启后,既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又重点复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为新课学习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作了知识铺垫。]
二、探究新知识
1.教学例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1)直观感知。
(出示活动平行四边形)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性,拉一拉它的对角,它会变大或变小。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变大或变小吗?(因为平行四边形一会儿变高,一会儿变矮。)
这说明平行四边形也是有高矮的。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哪儿呢?
(2)自主学习。
4人小组合作。
①学生自学第71页例3,勾画重点字句,自主交流对平行四边形高的理解。
②教科书上是用什么工具画高的?请你模仿教科书上的方法,尝试画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有什么关系?
(3)引导画高。
指名学生汇报。(带上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工具,结合画高的过程,边比画边说。)
汇报1:过平行四边形一顶点,向对边画垂线,这点到垂足的线段是高。这条对边就是底。我是用三角板画的高。(板书:顶点、对边、垂足。)
汇报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边互相垂直。
引导小结: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和三角形高的画法基本相同,都是先找到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然后借助三角板,用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线的方法作高。
师生共同梳理步骤:先找一个点,对面找条线,拿出三角板,抓住直角边,一边重合线,一边紧靠点,沿边画垂线。
(4)从不同位置画高。
想一想,除了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画高外,还可以从哪里画高?
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它们的长度怎样?学生再画几条高,并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同桌讨论。
汇报: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对边画高,这些高的长度相等,可以画无数条。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在平行线间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画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同一条底边上有无数条相等的高,我们画高时通常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5)认识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你能换一条底边作它的高吗?和这条高相对应的底是哪条边?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几条高,仔细观察。)
小结:平行四边形每一条边上都有无数条高,高和底总是对应着出现。
练一练:判断下面图形中哪条是底,哪条是高。
[点评:学生自学,形成表象;操作尝试、模仿画高,将抽象文字以直观活动呈现,加深理解;小组合作,借助课件,设疑解惑;最后梳理小结,归纳操作步骤。本环节以学生主体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结合对高的认识进行判断,并说一说理由。
2.课堂活动第3题。
画指定底边上的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画法。
3.练习十九第2题。
学生独立标注,反馈中明确是哪条底边上的高,强化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4.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先独立在教科书上操作,重点辅导困难学生,然后全班交流。
5.练习十九第6题。
学生独立操作,再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剪法。
[点评:练习的设计突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具有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高的理解,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更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