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旅游的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2.3 旅游活动设计
教案
第二课时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普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一)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人们之所以更愿意选择更有名的旅游地,一是知名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较大,二是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也相对完善。
思考
1.读图5.6,比较一下表5.1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规模、区位条件是否
有明显的差异
点拨:从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景观规模上看,二者差异不明显。从区位条件看,黄果树瀑布距离贵阳150 km,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人口规模约89万,具有较好的旅游可达性(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贵阳机场等)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硐瀑布距离泸州78 km,虽然泸州人口只有53.4万,是四川南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市,但其旅游交通条件(距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都比较近)和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因此,区位条件差异也不太明显。
2.试分析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旅游接待规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点拨:二者同为瀑布自然景观。旅游接待规模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旅游地的知名度、服务设施等决定的。黄果树瀑布知名度高,开发较早,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其他服务设施如交通、住宿等条件较好。十丈硐瀑布在这些方面有差距。因而二者的旅游接待规模差异较大。
3.如果你来选择,你更愿意去哪一个瀑布游览 为什么
点拨:分两种情况:
(1)愿意去黄果树。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全等。
(2)愿意去十丈硐。原因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新鲜刺激等。
(二)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探究问题:为什么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人们的出游欲望越强?
点拨: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人们为了摆脱日常事务,满足自己尝试、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自然景观的需求,往往渴望了解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有较大差异的地方。
(三)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探究问题:1.什么是旅游时间比?
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为什么总是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点拨:1.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
2.由于人们的出游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人们总是选择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的旅游地。
图5.7旅游活动的设计过程
图5.7说明旅游活动的设计是一个综合了解和分析各方面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方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再确定最后的方案和路线。
活动
1.收集有关资料,设计一条本地一日游线路。
提示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走访调查,了解本地的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以及人们对各旅游点的兴趣大小,设计经济合理的一日游线路。)
2.自由组合一个4~5人的旅游团队,以2天时间、每人500元费用为限,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讨论并设计一份出游的方案,制作展板,进行交流。
提示:设计步骤:
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2.各小组分头讨论。组员列举出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旅行册、书籍、亲朋好友等,分头收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
3.各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讨论。比较各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最终根据时间和费用的限制,共同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
4.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展板。
5.在班级或校园内展出。
阅读背包旅游
图5.8背包旅游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了背包旅游的起源、特点、旅游动机及活动方式,背包旅游是一种非常适合青年学生的旅游方式,并且也比较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
四、保证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旅游安全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安全;二是在旅游地的安全问题,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
图5.9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本图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较为详细地列举了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其中,地形、天气、水文条件等属于旅游地自然环境条件,旅游交通、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属于旅游硬件设施情况,流行病、居民态度、战争、社会治安等则属于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旅游者在出游时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并充分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状况,多从安全角度考虑问题。
有可能威胁到旅游安全的因素有: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商业设施、流行性疾病、旅游地居民态度、战争、旅游区天气、旅游区的水文条件、旅游区的地形等,这些因素分属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
案例②地形、气候及水文因素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通过案例学习,让我们认识到:在外出旅游时应特别注意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对旅游安全的影响,特别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对旅游安全威胁很大。
图5.10被泥石流冲垮的丹巴民居
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属于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因此,夏季到山区旅游时,应特别注意暴雨后可能引发泥石流。
图5.11湖北秭归九畹溪漂流和图5.12游客受困黄龙暴风雪
图文资料说明:突发性灾害,比较难于预测,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
图5.13三亚大东海海滩
图文资料说明:一些危害旅游安全的事故往往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造成的。
思考
1.认真学习上述案例,根据自己学过的地理知识说明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点拨: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一些特殊的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下会发生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直接威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或造成部分旅游基础设施的破坏,进而影响旅游安全。这些因素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往往是综合的,如泥石流就是在特殊的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来说,特殊的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容易导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台风、龙卷风、洪涝、寒潮等。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可能形成泥石流和滑坡。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泥石流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会给旅游活动,尤其是在山地旅游的游客带来巨大的危险。滑坡也同样危险。台风登陆时会带来骤雨和大风,直接威胁旅游交通、旅游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户外旅游活动,尤其是滨海地区的旅游活动;同时,台风登陆后还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洪涝对水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旅游活动具有巨大的威胁。
2.根据案例内容谈谈旅游安全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涉及哪些方面的因素。
点拨: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除了自然因素以外,旅游交通条件和设施、旅游娱乐服务设施、旅游地管理及游客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素质等也对旅游安全有影响。当然,旅游安全还涉及旅游餐饮条件、流行性疾病、旅游地居民的态度、战争和社会治安等因素。
3.以你家乡或自己熟悉的一个旅游区为例,谈谈在该地旅游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提示:在任何一个旅游区旅游时,都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如何保障旅游安全,即旅行过程中的安全、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地的硬件设施条件(餐饮、娱乐、交通、医疗等)和旅游地的软件条件(如当地居民的态度、有关政策、政府的管理等)。
2.正确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1)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随时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尽量避免在峡谷河滩、山沟沟口、高山顶部和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坡地集中活动住宿地的选择也要多从安全角度考虑。
(2)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防患于未然。
图5.14外出旅游需要准备的物品
通过读图,明确:外出旅游需要准备的物品有雨具、药品、衣服、鞋帽、地图、手电、拐杖、照相机、收音机、洗涤用品等。
思考你觉得出门旅游时还需要携带一些什么物品
点拨: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目的和旅游活动类型,考虑相应地增加一些携带物品,如参与探险性的旅游活动时就需要携带指南针、干粮、通讯工具、睡袋、小刀等。
阅读旅游小常识
通过阅读,了解旅游登山活动应如何从各个方面注意保障旅游安全。
①行前预先规划旅游线路,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肩塌陷。
②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与结实的拐杖。
③行前注意气象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一起吹跑。
④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松动。
⑤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等水域游泳及戏水。
⑥要注意林区防火。
板书提纲
设计旅游活动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一)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二)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三)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四、保证旅游安全
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2、正确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