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0 17: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1.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民主共和的真正敌人,藏匿于几千年来的思想传统,因此必须从思想文化上冲破封建禁锢。为此,他们在中国宣传
A.“自强”“求富” B.“变者,天下之公理”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2.“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
①激励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④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4.《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
A.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的起因
B.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C.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
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6.“‘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7.“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这句话揭示了(  )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原因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共两党开展合作的历史背景 D.百日维新的历史影响
8.唐德刚谈到新文化运动时说: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他指的是(?? )
A.李大钊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
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10.民国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上海男女各校学生二万余人,谨在中华民国国旗之下宣誓曰:“吾人期合全国国民之能力,挽救危亡,死生以之,义不反顾,谨誓 ”。这些学生宣誓的背景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1.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12.具备一定的历史时空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请将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①中共一大②中华民国的成立③南昌起义④五四运动⑤《青年杂志》的出版
A.③②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③①②④⑤
13.一位同学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题材,搜集资料进行整理,以下资料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开天辟地”②“生死攸关”③“中流砥柱”④“星火燎原”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4.1920年《新青年》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直接影响此现象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扶助农工的政策
1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家法制得到健全
C.阻碍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D.加快国内和平局面的到来
16.历史必将铭记这样一些历尽百年沧桑的上海地标﹣﹣“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距离上海开埠78年,距离辛亥革命10年,距离五四运动2年……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与海纳百川的远东大都市上海,一同见证了浩浩荡荡的红色巨流。”这一“大事件”是指(  )
A.洋务运动 B.中共一大 C.北伐战争 D.七七事变
17.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 B.民主、科学 C.自由、民主 D.科学、平等
18.作家茅盾曾回忆说,他们当时所了解的新思想,就是“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等民主主义最为热切的杂志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19.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中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运动的口号。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正确表述是(  )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①它是一场文学革命
②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它抨击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陆皓东 D.陈独秀
二、简答题
2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赋予五四运动什么洋的性质?人民在这场斗争中取得哪些成果?运动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是哪一事件中提出的?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举一例说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有何历史意义?
(4)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局面。为保家卫国,我国政府被迫进行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什么作用?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三、综合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个阶级派别的思想主张?此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该阶级开展什么运动?
(3)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怎样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的主阵地是什么?该运动的开展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5)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或者经验教训)?
24. 探究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一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釆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忽略了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材料二:乃知其浩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地,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四:“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陆续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梦”、“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1)材料一中“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韵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运动的倡导者们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2)材料二提出向“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根据材料三,为救治中国的黑暗,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这一运动有何积极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上述探索之间的联系?
25.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 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说的?“有心杀贼”中的贼指谁?
(2)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指什么革命?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三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任意写出两位)?


参考答案
1.D2.D3.B4.B5.D
6.B7.B8.B9.D10.B
11.C12.B13.B14.B15.C
16.B17.B18.D19.C20.D
2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斗争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出卖山东权益的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2.(1)五四运动;忧国忧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1921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努力:促成西安事変和平解決;开展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敌后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等。
(3)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4)抗美援朝战争;作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5)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3.(1)地主阶级洋务派 “自强”、“求富”
(2)戊戌变法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新青年》、北京大学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规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样一个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过程。
教训: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4.(1)洋务运动;洋务派只认识到西方列强强大的原因是先进技术,没有认识到他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进。
(2)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积极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3)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成理即可)
25.(1)谭嗣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2)辛亥革命;孙中山
(3)民主、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任意写出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