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存零用钱》(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4页,85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存零用钱”的现实情境,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在现实情境中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在现实情境中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出示课件:储蓄罐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你知道它的用途吗?你有零用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的零用钱是怎样花费的?咱们的老朋友淘气同学也积攒了一些零用钱,你想知道他的零用钱是怎么花费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生活!
2 揭示课题并板书《存零用钱》
二 探索新知,总结发现
1 观察发现(出示课件)
这是淘气小朋友每月存钱的记录表,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1)学生观察情境图。
(2)找到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
预设:一月份存钱数11.5元;二月份存钱数3.2元。
2 提出问题
(1)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思考后汇报(出示课件)
预设:①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②哪个月存的零用钱多?多多少元?
③一月份比二月份多存钱多少元?
④二月份比一月份少存钱多少元?
3 选择问题(出示课件)
同学们可真是善于动脑的好孩子,你们能帮助淘气小朋友解决他的问题吗?
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4 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出示课件)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2)学生分组讨论算法
(3)组长汇报算法(展台展示)
预设:①11.5元=11元5角 3.2元=3元2角 11元+3元=14元
5角+2角=7角 14元+7角=14元7角 14元7角=14.7元
②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
1 1 5
+ 3 2
————————
1 4 7
147角=14.7元
③ 竖式法 1 1 . 5
+ 3 . 2
——————
1 4 . 7
5 评价算法(突出竖式计算法)(出示课件)
(1)提问:为什么喜欢竖式计算法?
(2)竖式计算首先要做的是什么?(相同数位对齐)怎么做到这一点?(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小数点对齐也就是保证了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整数加法的计算法是否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计算法不同的地方是哪里?(计算结果不要忘记点上小数点)
6 拓展应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淘气小朋友的零用钱用来做什么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的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淘气小朋友这么有爱心,他的问题你们能帮助解决吗?
(1)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出示课件:29.9-14.7)
(2) 解决问题:采用竖式计算法(指名板演) 2 9. 9
— 1 4 . 7
——————
1 5 . 2
(3)讨论算法
提问:你是怎样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的?(小数点对齐,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计算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它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有什么不同?应该注意什么?(计算的得数千万不要忘记点上小数点)
7 总结算法
(1)(出示课件)观察两个算式,
(2)提问:笔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况,总结算法。相机板书。
(3)小组讨论并汇报(出示课件)
总结: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或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4)集体记忆,加深印象。提出注意的地方:小数点要对齐,结果不要忘记点上小数点!
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出示课件)
1 森林医生,判断对错
2 趣味游戏:冰球大赛
(1)提出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游戏
(3)评选优秀
3 应用题(教材85页练一练第1题)
四 全课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五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小数点对齐
整数方法计算
不忘点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