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1 22: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桥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p68-p69)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
学情分析
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活动一,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购买水果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鼓励学生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混合运算的必要性。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鼓励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遇到很多有关混合计算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带括号的计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把三部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教学方法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68、69页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板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第一版块:
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第二版块:
情境+提问,
认定问题阶

第三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第四版块:
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
第五版块:
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
一、课前复习
计算并说出运算顺序:
64÷2+36 9×13-56
296-(136-78) 384+(873-294)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3:妈妈带50元钱去买水果,买香蕉用去22元。剩下的钱买桔子,桔子每千克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读题,同桌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把看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学生讨论,交流,自主解决。
请同学上黑板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带小括号的,一种是不带小括号的。
50-22=28(元)
28÷4=7(千克)
(2)教师针对学生写的答案进行点评。
如果学生分步列式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试着将分步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学生如果有困难,师生一起完成。)
教师重点指导:要先算出买香蕉后还剩多少钱就要用小括号。
如果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50-22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做小结。
2、出示例2:
幼儿园买来15千克桔子,28千克香蕉。买的苹果是桔子和香蕉的总数的2倍。买来多少千克苹果?
(1)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各自的算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解答方法。
交流时,先让分步计算的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求的是什么,再让列出综合算式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加小括号。
(3)教师进行小结
3、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小组讨论:
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全班总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然后交流。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一说有什么联系,再写成一个算式。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改写的。
3、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交流时说一说是如何列式的。
4、练一练,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和要求,再自己解答。
5、练一练第5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发票,知道422元是买两种书一共花的钱,在让学生自己解答。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没解决的问题。
复习巩固旧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导入新课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说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方法。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例3、(50-22)÷4 例4、(15+28)×2
=28÷4 =43×2
=7(千克) =86(千克)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