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2、通过欣赏,讲述,示范,学生练习、展示评述等教学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3、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体验扇子的艺术美感,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
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的扇子范作、空白扇面。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较硬的白纸、扇架。
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一、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扇面画这一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起读一读,看谁读得最顺畅。
课件: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问:这段绕口令讲述的是什么?
总结:这段绕口令讲述的是扇子,并且说出了扇子的一个最基本功能――扇风纳凉。你能说出扇子在生活中的其他功能吗?
设计意图:通过绕口令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
总结:扇风纳凉、装饰居室、舞蹈道具。
二、讲述新知:
1、扇子的发展史及当今的主要类型。
2、了解常见的两种扇面形式:
3、故事引入扇面画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
传说在王羲之家门前东边有条小河,河上有座石头砌的拱形小桥。这一天,天气很热。王羲之经过这座桥回家,看见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桥上叫卖。走近一看,是一大包制作粗糙质量低下的纸扇。虽然便宜,但没人买。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满脸是汗,愁眉苦脸地叫着:“要扇子吗?买扇子吗?”王羲之见了很同情,问道:“老婆婆,你这扇子卖几文钱一把呀?”老婆婆说道:“三十文,少两文也卖给你。”王羲之听了,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题上字,说道:“老婆婆,这题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卖。”哪晓得这时桥上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题字的扇子,人人争着要,一下就卖光了。
问: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出高价都有人买呢?(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4.欣赏名家的扇面画,体会扇面画之美。
引导学生对扇面画的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引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5.欣赏往届学生作品。
三、课件示范:
展示《画扇面》绘画过程。
四、作业:
要求:在上节课做好的扇面上,尝试画一画心中的扇面。
设计意图:欣赏作品能让学生学有所悟,自己动手作画能让学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