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宇宙之旅》,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八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八课《宇宙之旅》,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动手动脑的能力 、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有创意宇宙飞船 ,在了解浅显的宇宙飞船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灵感,使学生在激情昂扬中想象自己驾神舟游太空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说学情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富于幻想,对宇宙和太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宇宙之旅》这节课能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联想,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
说教学目标:
《宇宙之旅》一课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兴趣及爱国情感的培养。所以本课我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及中国航天知识。
2、能力目标: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或者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宇宙飞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四、说重难点:根据学情及本课的内容,我把重点放在,了解浅显的宇宙飞船和中国航天方面的知识,拓宽思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上。难点放在,培养学生养成收集信息与资料习惯;了解和掌握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上。
五、说教法:
采用电教平台、影像资料等电教手段,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精神,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标新立异。
六、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探究学习法,2、合作交流法,3、学生自评、互评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一样。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利用了播放视频的形式进行导入。(播放视频)“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视频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感官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幕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从而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环节;我的新课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出于几幅宇宙飞船的图片,找共同之处,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研究讨论分析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总结归纳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为: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并总结各舱段的功能,这样即提高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
第二环节先欣赏一组宇宙飞船的图片,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对学生下一步的创造制作提供参考。教师展示自己所作的宇宙飞船并简单讲解制件方法,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以瓶、罐、盒为主体材料,辅之细铁丝等附属材料,运用剪切、插接、粘贴、折叠、穿孔等简易的工艺加工手段,实现自主的创作意图,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所悟、有所发现,有所得,从而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新颖独特的造型效果。小组分工合作,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作业时,我来回于学生之间,提醒工具的安全使用,全面观察学生的作业,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同时随时表扬有创新的学生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创作。
第三环节展评作品分享快乐,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点,促进其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学生作业时,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用欣赏、宽容的态度多角度的评价。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是体验,一次创造,没有对与错,只有更好。
在课程的最后设置相关链接,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以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相关资料,由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是近期刚完成的科学研究,所以,在结束课程前播放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的视频,近一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说教学反思:
通过合理的设计,本课的学习效果是会令人满意的。也让我深信,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方法,能更加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通过学习和动手制作同学们对航天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航天事业和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