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轮复习知能整合与专题训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基础知识(主要的考查点)
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运用综合思维、立障设疑,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内圆和内、外圆之间的空间分别代表什么?
(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分别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⑵箭头①、②的含义是怎样的?
(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⑶箭头③、④代表什么?
(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⑷箭头⑤、⑥表示什么含义?
(指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速度,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⑸箭头⑦、⑧表示什么意思?
(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正反馈),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负反馈),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分布
⑴环境问题的表现
主要表现 具体内容 原 因 典型事例
环境污染 大气、水、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土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
生态破坏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和楼兰古国的消失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 鲁西北平原的盐碱地
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地相继出现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
⑵城市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 境 问 题 形 成 原 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环境问题 形 成 原 因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①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较发展中国家为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污染的状况大为好转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已由局部转向全球,形成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分布特征。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全球协作,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环保能力,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兑现其承诺。
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⑴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对比
传 统 发 展 观 可 持 续 发 展 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指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是考虑经济得益 要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发展的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的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发展的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方式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⑵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内 涵 地 位 目 标
生态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 容 和 要 求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等
持续性原则 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方性的决策和行为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专题强化训练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显示欧盟成员国排放二氧化碳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交通运输业排放比重逐年增加 B.工业部门排放比重有所增加
C.排放总量基本不变 D.其它行业排放二氧化碳很少
2.欧盟成员国的工业部门排放二氧化碳的比重得到明显控制的原因是
A.控制工业发展 B.工业水平落后
C.污染工业迁移到欠发达地区 D.盛行西风将污染物吹向北欧
3.下列不能减少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途径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 B.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
C.规定使用无铅汽油 D.提高汽车燃油装置技术指标
阅读“环保综合能力”与“环保破坏强度”曲线图,回答4-5题
4.能正确表示我国目前城市环境与发展现状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科教兴国,提高人口素质
C.国际合作治理酸雨 D.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图3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7.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读“某地自然环境剖面图”图4,回答8~10题:
图4
8.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区
A.一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B.全年各月降水均匀
C.全年盛行西南风 D.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9.图中Q代表草甸上,R代表的应是
A.黑垆土 B.红壤
C.灰化土 D.砖红壤
10.在该地区缓坡地适宜种植
A.茶树 B.油橄榄
C.油棕 D.天然橡胶
下表为“贝加尔湖水温变幅随水深的变化”统计表,图8为“我国江西鄱阳湖、云南洱海、青海湖、河北白洋淀四个湖泊湖面水温年变化图”,据此回答11—12题。
深度(米) 0 10 25 50 100 150 200 300 400 600
水温年变幅(℃) 15.20 12.85 10.93 7.83 1.60 0.62 0.37 0.20 0.13 0.09
11.由表中资料,判断影响湖面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A.湖水深度 B.湖泊面积
C.气温 D.湖泊形状
12.右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湖泊依次是
A.洱海、鄱阳湖、白洋淀、青海湖
B.鄱阳湖、白洋淀、洱海、青海湖
C.鄱阳湖、洱海、青海湖、白洋淀
D.青海湖、洱海、鄱阳湖、白洋淀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右图中最能反映我闰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
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4.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
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
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15、图5显示了2001年至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读图4回答(1)-(2)题。
(1)据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
A.0.4 km B.0.5km
C.1.2km D.1.5km
(2)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极地高压增强 B.沿海平原扩大
C.陆地淡水减少 D.植被类型增多
16、图7中的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利用趋势,读图分析回答(1)~(2)题。
(1)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17、“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放在工作重点的首位。回答(1)—(2)题。
(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B.多投入,多产出
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D.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
(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D.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
18、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1)—(2)题。
环境问题类型省级行政区简称 甲类 乙类 丙类 丁类
粤 △△ △△ △△△△
渝 △ △△△
新 △△△△
晋 △△△△ △△△△ △ △
(1)上表中,甲类型和丙类型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措施中,对治理丁类环境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西电东送 ②西气东输 ③北煤南运 ④南水北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8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2)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20、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完成(1)~(3)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新加坡 6.9 0.1 -6.8
比利时 5.0 1.2 -3.8
美国 10.3 6.7 -3.6
冰岛 7.4 21.7 14.3
新西兰 7.6 20.4 12.8
秘鲁 1.6 7.7 6.1
(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单位:公顷/人)为:
A.0.4 B.-0.4 C.2.0 D.-2.0
(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21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图1-2。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其产生的原因是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1、(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B、D、E
(3)问题:①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污水污染;③地表径流污染。
原因: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③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m
www.
图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