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轮复习知能整合与专题训练——陆地
基础知识(主要的考查点)
1、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2、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能(主要是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天体引潮力(形成潮汐现象)。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3、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分类 运动方向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球表面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的基本观点: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大洋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带。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生长边界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岛弧、海岸山脉;海沟 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 消亡边界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最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证据”。
地质构造 形成原因 构造特征 构造地貌 实例 现实意义
褶皱 背斜 当水平的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从形态看:岩层向上弯曲隆起;从岩层顺序看:中心老,两翼新 常形成山岭;但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 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找矿:良好的储油构造
向斜 从形态看:岩层向下弯曲变形;从岩层顺序看:中心新,两翼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成为山岭 找水: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发生破裂错动、位移 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低地;在断裂带上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华山、泰山、庐山、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如隧道通过断层时必须加固;水库、大坝等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5、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6、陆地水与水循环:
(1)我国水资源状况:
A?江河年径流量——总量: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24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
B?分布特点——空间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时间分布: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很大。
C?我国水资源紧张(特别是华北,西北地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a、自然原因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等。
b、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使用水量增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水体污染——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2)陆地水体类型:
①陆地水按其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主要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②陆地水按其运动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和动态水资源(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3)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①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如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②川和积雪(永久性积雪和季节性积雪)对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的河流,受冬季积雪春季消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春汛特征。
③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水位高的水体可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如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河流水位高于两侧地下水水位,河流单向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4)水循环:
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具有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有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海洋循环三种类型。其意义有: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水资源得以再生;使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生态、地表形态。
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表现: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未发育
(3)地域分异:
分异方向 分异基础 分异原因 分异规律 典型实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的差异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非洲大陆以热带雨林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的差异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东亚到中亚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的差异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珠穆朗玛峰南坡山麓到山顶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专题强化训练
图2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4题。
图2
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2.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3.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 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
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 D.团块状,受当地质构造特点影响
4.城镇附近的山区森林被大规模破坏,使山麓地区频受泥石流的影响,这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共同性规律 B.地理环境的持续性规律
C.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3是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最大烈度呈西南一东北分布,影响其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w.w.w.k.s.5 u.c.o.m
A.公路沿线
B.河谷地带
C.断裂地带
D.铁路沿线
6.引起这次地震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
B.亚欧板块向北移动
C.太平洋板块向东移动
D.大西洋板块向东移动
图2为我国汶川2008年8年5月12日地震模型图,读图2,回答7—10题。
7.依图可知,此次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汶川的地下岩层
A.出现了断裂
B.受到了岩浆侵入
C.发生了变质
D.形成了新的褶皱
8.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不包括
A.崩塌
B.干旱
C.滑坡
D.泥石流
9.此次地震的烈度
A.绵阳>成都
B.北川>茂县
C.都江堰>成都
D.绵阳>北川
10.地震发生后,在该地区的救援工
作遇到的困难不可能是
A.空气稀薄,气流紊乱 B.天气多变,多云雨
C.地形复杂,道路不畅 D.台风侵袭,多暴雨
图3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电站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1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下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14.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800mm)、(15°C,900mm)、(7℃,5mm)、(23°C,2900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下图的左图为潜水位等值线图,右图表示左图中XY两地间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从北向南
16、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http: / / www. / ),导致土地盐碱化 B.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C.滥砍乱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D.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17.指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地理事物一般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类型 C.植被类型 D.土壤类型
18.在我国东部从海南到天津,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9.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
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
B.一定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一定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一定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20~22题
20.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www.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图中的圆为500纬线,中心为极点,数字表示经度,P到Q和M到N为大陆。据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500纬线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是
A、2个 B、6个 C、3个 D、1个
24、N处附近海域是
A、英吉利海峡 B、盐度最低的海区
C、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 D、纽芬兰渔场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25.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其中最合理的是
A.沉积一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B.沉积一断裂一褶皱一沉积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C.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D.褶皱一断裂一侵蚀一沉积
26.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
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四座山地的植被中均有
A.常绿阔叶林 B.针叶林 C.荒漠 D.季雨林
28.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强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0.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现的是哪种地形?
A.火山锥 B.高原 C.山地的鞍部 D.盆地
右图是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 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图中占了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2. 不在剖面图上的洋流是
A.马达加斯加暖流
B.秘鲁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巴西暖流
33. 图中四点与地壳运动方向组合不正确的是
A.①—上升 B.②—向东 C.③—下降 D.④—向西
34. 读图18某地等深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在右侧图中,沿AB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2分)
(2)图中水道名称是 。如果在该水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物将向 方向扩散,其原因是 。(4分)
(3)图中水道两侧陆地的距离变化趋势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4)请写出图中甲地自然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甲地典型水果类________________ (两种即可) (2分)
35.(11分)
(1)(2分)略
(2)直布罗陀海峡(1分),东(1分),表层洋流自西向东流(2分)
(3)缩小(1分)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2分)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分)葡萄、油橄榄、柑橘等(写对两个给一分)
www.
图3
图1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