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五单元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五单元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0 22: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五单元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毛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
C.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D.挺进大别山
2.以下关于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成为党和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标志着红军长征取得最后的胜利
D.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3.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通道转兵”的作用是( )
A.获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4.(2019·吉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5.(2019·北京)与以下示意图直接相关的诗句是( )

A.扫除帝制建丰功,革命仍愁阻万重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D.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叶血花
6.(2019·福建)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召开 D.会宁会师
7. “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缴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其中“克服天险金江”的意义在于( )
A.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实现了红军主力的会师 D.形成了党的新领导核心
8.下列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占领遵义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 ③四渡赤水河
④渡过金沙江 ⑤强渡大渡河 ⑥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④⑤③⑥ D.①②④③⑤⑥
9.下图为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在这里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 )


A.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0. “金沙水拍云崖暖”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云南境内的某一重大军事行动,它的意义是( )
A.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B.彻底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判断题
1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12.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三、综合题
13.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写出A、B两处分别代表的军事行动名称。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3)图中发生在1936年10月的大会师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4)根据图中的内容,概括红军长征的特点。
(5)长征永远在路上。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材料二 1462千米,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材料一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为什么要远征?“难”在哪些方面?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在“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在长征中,有这样的“历史转折”吗?请说明。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1)材料一的起义指什么事件?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2)材料一中的“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指的是什么事件?此事件中,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出师讨伐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的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材料二描述的场景发生于哪一根据地,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2006年,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欲联合制作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由崔永元任主持),将有另一群人沿着这条道路再次远征,他们也会面对无数的挑战和未知。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挽救红军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该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四:学子梦,则中国梦;学子的未来,则中国的未来。“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5)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答案
1.B 2.B 3.A 4.D 5.B 6.C 7.B 8.B 9.B 10.B
11.正确 12.错误
13.(1)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
(2)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党内统一领导,增强了红军的团结与凝聚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行程远;规模大;环境险恶;战斗惨烈。
(5)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恶劣
(2)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3)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
15.(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长征精神: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顾全大局。(说明:只要答出与主题相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内容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