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1 11:0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蜷伏(quán)  怪诞(dàn)  怂恿(sǒnɡ)  虐待(nüè)
B.困窘(jiǒng) 匍匐(pú) 麝香(shè) 蓦然(mù)
C.缀行(chuò) 假寐(mèi) 温驯(xùn) 嗔怪(chēn)
D.覆盖(fù) 禁锢(gù) 怅然(chànɡ) 伫立(chù)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不动声色 一尘不柒 妄下断语 怪诞不经
B.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进退维谷 据为己有
C.眼花嘹乱 秩绪井然 石破天惊 神采奕奕
D.遒劲有力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大相径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
B.有经验的羚羊的跳跃能力要比年轻的羚羊的跳跃能力略胜一筹。
C.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时,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王刚同学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李梅做的好事比他有过之无不及。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B.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C.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这部电影,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
6.仔细阅读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
②正是这个习性被盗猎分子所利用。
③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
④它们能够战胜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
⑤在盗猎现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②⑤④
C.③④①②⑤ D.⑤③④②①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猫》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重点写了第二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B.《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C.郑振铎在《猫》中,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D.蒲松龄的《狼》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8.学校准备组织学生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参观,以便进一步了解丹顶鹤的有关知识,增强爱鸟护鸟意识,你前去与保护区孙主任联系,打算对他说些什么?(3分)

9.为了调查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发现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够,认为应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都加入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如果让你来拟写这则公益广告,你打算怎样写呢?(不超过25个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5分)
孝 猴
吕保军
①古壮乡崇左村,住着个热心肠的叶婆婆,她粗通医理,能为乡邻治跌打损伤,平时摊上谁家有红白事需要帮忙,叶婆婆总是第一个到达。
②这天,叶婆婆帮乡邻忙完一场白事,刚想回家歇息,忽见有人跑来说:“不好了,出殡队伍遭到猴子袭击了!”原来,全身缟素的出殡队伍正往山里走,突然从山坳里窜出一群猴子,冲上来就撕扯孝服孝巾,把孝子贤孙们的脸和手臂都抓破了。送殡的人们不得不暂停躲避,直到泼猴们闹腾够了才上路。
③“造孽呀!”叶婆婆听了连声感叹。
④第二天清晨,叶婆婆就背着药篓进山了。刚走进山坳口,迎面跑来一只小猴子,望见是叶婆婆,吱吱尖叫了几声,掉头就跑没影了。不一会儿,小猴子拉着一公一母两只大猴子回来了,猴子一家三口扑倒在叶婆婆脚下,纳头便拜。原来,上个月叶婆婆进山采药草,遇到这只小猴子跌断了腿,便主动上前为它医治。在叶婆婆眼里,这些顽皮的猴子就像自己的孩子,虽然淘气却不失可爱。有时,她会带些苞米棒子、花生之类的,故意丢在猴子出没的地方,哪曾想猴子吃完之后,竟摘了些山桃野果悄悄放进她的背篓里。谁说异类不可教化?猴子也懂得人情往来呢。
⑤叶婆婆看到猴子全家对自己感恩,不禁欣慰地伸出手去,摩挲着猴子的头,就像拍抚着儿孙的脑袋。这时候,又有无数只猴子围上来,撒娇似的冲叶婆婆叫着闹着,乱作一团。有的猴子头上还顶着昨天抢来的白孝巾,模样滑稽得很。叶婆婆笑着说:“好啦好啦,我的乖孩儿们,以后不许再抢人家的孝衣啦!都要听婆婆的话,婆婆自然会疼你们的,明白吗?”说也奇怪,这些猴子似乎听懂了她劝诫的话,此后果真一次也没再骚扰过送殡队伍。
⑥叶婆婆更高兴了,出入大山也更勤了。每天在她采药草的时候有群猴做伴,累了歇息的时候就顺便为它们一一检查伤病,更多时候,叶婆婆也会情不自禁地把隐埋心底的那些孤寂愁烦,一股脑儿全都倾诉给猴崽子们听。一位老人与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融洽。
⑦后来,叶婆婆生病了,好多天没进山。有几只胆大些的猴子,竟然跑到婆婆家里来了。邻居们见猴子进村,还以为它们要祸害庄稼,没承想这些猴子根本没有到处乱跑,只在叶婆婆家里进进出出。好奇的人们隔着窗棂往里一瞅,好家伙!猴子们不但为叶婆婆端茶倒水,还有的正为她干杂活呢。当它们察觉到有围观者在指指点点的时候,霎时像个害羞的小孩子,屁股一扭一扭地跑远了。
⑧十多天后,叶婆婆的病情骤然加重。好心的邻居们纷纷前来,为她抓药熬药、陪她拉呱解闷。忽然之间,只听窗外由远而近,传来了一阵吱吱哇哇的叫声。邻居们打开房门,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院里站满了大大小小的猴子,每只猴子的手上,都捧着一大把药草。它们一见房门打开了,都齐刷刷地将药草投掷了进来,地上霎时堆起了一座小山。病床上的叶婆婆感激得满脸是泪,她多想伸出手去,再抚摸一下这群可爱的猴崽子,她那虚弱至极的身子似乎想往上挣,努力地往上挣……所有的猴子都无限悲伤地吱吱尖叫着,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上蹿下跳个不休。这场面,这情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落泪的。
⑨这天半夜,叶婆婆悄然走了。天亮后,赶来送葬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院里的猴子或蹲或趴,全都出奇安静地守在那儿,竟然一只都没走。只不过,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头上的毛发全变白了,仿佛个个头上都顶着一方孝巾。
⑩每个人都在感慨:你们看,猴子多么有情有义呀!它们莫不是在为叶婆婆戴孝吗?
?从此,人们都管这群猴子叫“白头叶猴”。
(选自《少年作家》2015年第4期)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分)
11.从选文可以看出叶婆婆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12.请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13.选文第④段采用了插叙,请说说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4.阅读完选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3分)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5.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
拉锯战→ →与鱼周旋→ →捕鱼成功
16.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做赏析。(3分)
我来赏析( )处:
17.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18.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2分)
19.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感受。(4分)
我的经历:

我的感受: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①阖:关闭。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虎大骇,远遁(         )     
(2)驴不胜怒,蹄之(         )
(3)适异国来贡狮猫(         )
(4)启扉急视(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22.填空。(3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        ,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23.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渔 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24.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____的态度。(2分)
25.《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2分)


写作(50分)
26.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爱鸟不养鸟。”美国某国家公园就禁止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理由是一旦喂食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了乞丐,因此,他们的告示上醒目地写着:“让野生动物野!”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
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A 2.B 3.D 4.C 5.D 6.C 7.A
8.示例:孙主任,您好!我是中学的学生,我们近期准备来这儿参观,到时候想请您做一场“爱鸟护鸟”的知识讲座,您看可以吗?
9.示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关心你身边的朋友吧!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本文讲述的是叶婆婆关爱猴子,猴子知恩感恩,两者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
11.叶婆婆粗通医理,热心善良,慈爱,视猴如子。
12.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叶婆婆对猴子的怜爱以及猴子在叶婆婆身边的温顺。
13.①交代了猴子一家纳头便拜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②表现出了叶婆婆善良的性格。
14.示例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怀善良之心,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力。
示例二:人格化的猴子,受人恩惠,便知恩图报。叶婆婆一片慈爱,感化猴群。文章以理想化的笔调,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与动物亲密相处的和谐图,引人入胜。
(能依据“善良”“知恩感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方面说说即可。)
(二)15.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
16.示例: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17.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18.沉着坚毅、倔强勇敢。
19.经历: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摔倒了,他也不扶我,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了骑车。
感受: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三、古诗文阅读
(一)20.(1)逃跑 (2)用蹄子踢 (3)恰好,恰巧 (4)打开
21.(1)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将驴运入黔这个地方。
(2)这样以后,才明白猫先前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
16.(1)以为神  技止此耳  大与猫等  为害甚剧
(2)心理 动作
17.示例:
从驴的身上我得到的启示:
①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②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绝境。
从猫的身上我得到的启示:
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讲究策略,智取对手。
(从驴或猫的角度分别写出一条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二)24.孤寂 批评
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
四、 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