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0 22: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东晋的统治:
政治:依靠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这就是“王与马,共天下”由来。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军事上:多次进行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经济上:
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意思是说荆州、扬州社会安定,人民富裕。

淝水之战
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
影响: 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
淝水之战
东晋
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宋朝
建立者:刘裕
政权存在时间:
420年-479年
都城:建康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民殷国富,社会安定。
齐朝
建立者:萧道成
政权存在时间:
479年-502年
都城:建康
梁朝
建立者:萧衍
政权存在时间:
502年-557年
都城:建康
梁朝时发生的侯景之乱,让南朝在南北实力对比中,从此处于明显弱势。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侯景举兵反叛。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公元552年,侯景兵败被杀。
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连年混战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内罕见人烟,整个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
从此,在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侯景之乱
陈朝
建立者:陈霸先
政权存在时间:
557年-589年
都城:建康




南朝:宋齐梁陈
2.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南朝
420年
刘裕




东晋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江南地区?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长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为江南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 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农 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小麦推广
水稻为主
水 碓
水磨模型
龙骨翻车
使用粪肥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农 业
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东晋青瓷羊尊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体较薄,造型秀缺陷,釉色青灰,匀净莹润。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东晋越窑小瓶
手工业
南朝莲花尊
制瓷、
莲花尊通高8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20.8厘米,被称作“青瓷之王”。
灌钢法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手工业
商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地域辽阔(自然条件)
《史记》中秦汉时江南尚未开发,人烟稀少,生产落后,商业不发达。
《宋书》:江南开发后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江南由落后到开发经济水平提高)

课外活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