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目标:①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条目解析:(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⑴聚落的概念、分类(a):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⑵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c):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聚落规模 聚落分布 人口数量
平原地区 较大 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较多
丘陵山区 较小 分散,多呈点状、条带状 稀少
[例题1]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例题2]下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⑵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例题3]读“两个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图中乡村聚落的形态,一般可以推测出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甲地区 , 乙地区 。
⑵根据初中所学的中国地理知识分析出,甲、乙两地区的乡村多分布出现在我国的 方
和 方。
⑶根据前面两个问题,可以归纳出村落的形成、形态与 关系密切。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c):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较多,如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口、资源、城镇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等。在自然因素中,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尤为深刻。具体如下表:
密度 空间分布 形 态 走 向
平原地区 较大 稀疏 一般呈网状分布 受地形制约较少
丘陵山区 较小 稠密 多呈“之”字形或带状分布 沿地势相对较低河谷地带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如断层、沼泽等)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题4]下图所示的是进藏铁路选线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试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
⑴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 为什么
⑵修建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⑶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 、经过的大盆地C是 ,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 。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目标:①通过对相关统计图表的分析,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条目解析:(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全球气候变化
⑴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a):
时期[1] 气候变化特点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质时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是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气候的波动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上升,热带和亚热带北扩。寒冷期:欧洲传统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
注:[1]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历史时期(近1万年)和近现代(近一两百年)三个阶段。
[例题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⑴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与中国气温变化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 。
⑵雪线的高低,除受气温影响外,还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降水量的影响 B、纬度影响 C、山坡朝向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⑶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能代表地质时期气候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该时期气候变化有何特点?
⑵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图示(c):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普遍增加(亚热带地区减少),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迅速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
图见教材必修ⅠP98图4-2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和图4-22“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读图要求:
①了解此期间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理解其成因。
②了解此期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③能对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例题6]关于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呈上升趋势 ②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呈下降趋势 ③热带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④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b):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
①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②加剧了自然灾害,提高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③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使生物的多样性受损。
④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领域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⑤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题7]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1,回答⑴⑵~2题。
⑴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⑵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中纬度内陆地区更加干旱
B.海平面下降
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D.高纬地区降水减少
[例题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 B.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
C.一月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 D.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
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考点目标:①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②通过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动态曲线图,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③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条目解析:(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a):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具体如下:
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按再生性质分: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例题9]右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例题10]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资源 B.电力资源
C.森林资源 D.气候资源
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⑴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b):
历史时期[2] 能源结构 形成原因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以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 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少,木柴、水力分布广泛、获取容易。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以煤炭为主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兴起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
注:[2]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例题11]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前煤炭时期 B.煤炭时期 C.后煤炭时期 D.核能时代
⑵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及图示(c):当前,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图见教材必修ⅠP104图4-29“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读图要求:
①了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
②分析我国西部煤炭富集地区进行新一轮煤炭资源开发的原因及开发措施。
[例题12]读“读我国1980-2000年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回答⑴~⑶题。
⑴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的比重低于消费量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比重相近
⑵我国目前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⑶近年来,为适应我国能源市场需求的变化,中西部一些煤炭富集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煤炭资源开发。对于下列开发方式,你觉得相对合理的是
①直接销售煤炭 ②建坑口电站,出售电力 ③发展煤炭气化、液化工业 ④发展高耗能工业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 农业自然资源(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是农业文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后工业化阶段 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 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例题13]关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将越来越强烈
B.水资源丰富的大平原都能吸引大量人口聚居,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
C.人类社会的每次大幅度的进步,都与新兴能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D.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考点目标:①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危害,初步形成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
②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条目解析:(条目后括号内的字母表示考试要求,其中“a”为了解,“b”为理解,“c”为应用。)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a):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2、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b):
自然灾害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它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例题14]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人类勿需过分关注
3、中国的洪涝灾害
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b):
空间分布 形成原因[3] 防御措施
长江流域 季风气候显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4],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湖,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
淮河流域 上游支流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
黄河流域 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堤防。
三江平原 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兴修水利,退耕还草,保护湿地等。
注:[3]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除气候气象原因外,还与流域的地貌特征(如地形地势会影响河流落差、河道形状)、植被分布(可以影响江河洪枯流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4]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会随着季风的强弱进退而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具体情况如下:春末夏初(4、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冷暖空气多交绥于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6、7月份夏季风向北推进,冷暖空气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在7、8月份,季风进一步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形成北方盛夏暴雨时节。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影响,形成狂风暴雨天气。
[例题15]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判断⑴~⑵题。
⑴根据雨带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
带推移至江浙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⑵如在5、6月份,雨带已经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
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例题16]读“我国部分灾害分布”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⑴、⑵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⑴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⑵(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⑶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