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10 19: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雕与刻的乐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雕刻一件作品。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各类雕刻作品,认识雕刻的种类。
2.寻找并运用身边的媒材,引导学生将平面的内容用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感与态度:1.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刻艺术,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2.体验雕刻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雕刻的相关知识,对雕刻作品的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雕刻的刻制方法。
三、教学策略
在本课的学习中,多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雕刻制作的过程,学习不同雕刻方法,提高对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通过感悟、发现、尝试、创作、拓展学习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作业展示中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发现
1.提问学生们在城市的广场上、公园里有没有见到过雕塑呢?这些雕塑都是材料什么做成的?怎么雕刻成的呢?
2.学生讨论,引发思考。
3.讨论分析后进行汇报,引入课题《雕刻的乐趣》
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欣赏提升
1.欣赏“精雕细刻”的名家名作,民间工艺作品。
2.欣赏不同材料的雕刻作品。
3.欣赏浮雕与圆雕的作品,了解雕刻的种类。
4.欣赏老师带来的雕刻工具,根据不同的工具分析不同的雕刻方法。
这一阶段的主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不同种类的作品,为学生的创作铺垫。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能提出疑问,充分体现探索研究的主题。
分析演示
体验方法
1.根据教师准备的萝卜黄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
2.根据这个黄瓜你们来想想看,它像什么?可以做个什么形象?
3.根据黄瓜的外形,颜色去设计适合的形象。
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雕刻方法、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创 造能力,根据萝卜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创造;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协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创作体验
1.出示制作要求,鼓励学生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继续探索新方法,发现新问题。(? A、发挥想象,大胆构思。 B、分组合作,创新方法。 C、细心雕刻,注意安全。 )
2.以小组为单位与学生交流探索新的雕刻方法和困难,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这一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展示评价
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说说本堂课的收获、完成一个雕刻作品大概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进一步学习拓展延伸,播放玉雕、根雕等作品图片。
以欣赏、激励的方式总结学生作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会学。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雕刻,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