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奥运精神
执教者
课时
2
所属教材目录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的《美术》
教材分析
《奥运精神》这一课是六年级《美术》第十一课,目的是为了学生了解奥运知识和奥运精神,从而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对于奥运知识知之甚少,在对美术创作和形式美法的则运用上比较欠缺,缺乏独自创作和总结的能力,单凭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融入奥运的图片和奥运的视频,并标注名称,教师进行必要讲解,深入浅出,注意各阶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吸收状况,及时调节课程进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认识奥运会在维护和平、增强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008年聚焦“新北京,新奥运”。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绘画、粘贴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升华学生的情感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逐步增加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双边活动。坚持“任务为基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向”的教学原则。贯彻“教中学,学中用”的策略,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2分钟)
1、利用CAI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片断〕?。
2、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日子?大家为什么这么激动?
学生回答:……
通过欣赏视频短片,从直观上引起学生兴趣,将学生注意力引回到课上。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入手,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使问题形象生动,让学生感受到服装配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审美情愫。
(二)、知识回顾(2分钟)
利用表格内容回答上节课内容,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表格提问。
学生通过已知内容填表格
本环节设置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表格提问巩固已有知识,进而过渡到本节课的新内容里。
(三)、奥运探源
1、奥运知多少(5分)
(1)、奥运会的全名是什么?
(2)、你知道奥运起源什么地方?
(3)、第一次的现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
(4)、奥运会几年举行一次?
(5)、“世界奥林匹克日”是哪一天?
(6)、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是谁?
(7)、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是什么?
(8)、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象征什么?
(9)、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10)、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什么?
(11)、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马拉松比赛是多远?
(12)、奥运会的格言是什么?
学生抢答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
2、学生小组探究(2分钟)
(1)、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小组讨论课程开始时我提出的问题——奥运的精神
(2)、学生带着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结果并各自说出理由,在研讨中取长补短,使解答结果更丰富、更完善,小组形成共识,然后由教师组织各小组积极发言。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探究总结,共同达到本环节的目标。
3、学生自主学习(5分钟)
⑴、给出历届奥运会的会徽、吉祥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选择
①教师提几个关键词:造型、格局、材料、发展、人文
②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写到本上,一会儿有奖竞答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教师示范引导,参考教材和实例图片,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个人独立学习,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自己弄懂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问,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重点汇总修正(2分钟)
教师修正词汇和运用的知识
(四)、范画赏析
教师示范性分析,典型引路(15分钟)
结合多媒体教师进行分析解说。
教师提供图片
1.雕塑
2.水彩画
3.手抄报
4.手工制作
幻灯片展示,学生体现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取长补短
开发灵感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完全开发,教师要先进行必要的典型引路,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探究和分析。
通过问题拓展本节课内容,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课堂小结
(1分钟)
本节课,一是消化当堂知识,二是活跃课堂气氛,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建筑都比较熟悉,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身边的建筑物上,起到实践练习的作用。
布置作业
(1分钟)
你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奥运主题,创造一副画。
板书设计
奥运精神
1、奥运探源(奥运知多少)
2、奥运精神
3、奥运创作赏析
4、创作要求
教学反思
1、这节美术课信息量比较大,尽管授课内容只选择重点讲奥运精神但是容量还是较大,一节课下来时间安排上十分紧,刚开始设计本课的时候,觉得什么都该说,那张图片都想用,后来又考虑到教师讲得太多的话学生动的就少,所以我精简讲奥运百科和奥运的精神,把时间挪给学生合作学习和自学,这样可能涉及的面就不是太足,教师讲授的内容就略嫌单薄。当然,想通过几节课就能懂奥运精神那也是不可能的。
2、精心准备才有精彩的生成
备课时已经考虑到本次课要达到什么目标,能达到什么目标。根据目标要求准备合适的图片,设置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每个环节设计都考虑到全员参与,这样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余地,也排除了千人一面的可能,让他们有互相启发完善的机会,这样的交流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