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2008—2009学年下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将正确选项填入后面的答题卡内。)
我国地域辽阔,分为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回答1—2题
1、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珠江
2、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A、区位优势:东部、中部、西部 B、作物熟制:东北、华中、华南
C、面积:东部、中部、西部 D、GDP的增长:西部、中部、东部
图1是我国东部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及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后完成3—4题:
3、该山地位于( )
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B、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3S"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回答5——6题
5、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其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观测资料
6、目前许多出租车上也安装了导航设备。给出租车进行导航直接使用“3S’,中的( )
A、RS和GPS技术 B、GIS和GPS技术
C、GPS技术 D、RS、GIS和GPS技术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7——8题:
月份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风力8级的日数
1.5
5.6
0.6
0.8
21.4
平均气温(°C)
-3.2
13.7
27.3
14.4
13.2
降水量(mm)
3.3
43.2
247.3
26.2
669.4
7、该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江汉平原
8、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D、农业中低产区的治理,
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备受公共关注。回答9~10题
9、三峡百万移民安置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 B、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C、该地区教育科技落后 D、该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10、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应立足于( )
A、扩大耕地面积 B、鼓励移民远迁 C、调整农业结构 D、发展非农产业
读图2,完成11—13题
11、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12、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3、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图3是海南岛东西向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海南岛环带布局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力资源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生态的差异 D、开发历史的差异
15、各带相比较( )
A、①⑤带是重点开发地带 B、③带面积最大
C、⑤带油气资源丰富 D、⑥带水资源丰富
16、有利于各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项目是( )
A、①带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B、②带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工业
C、③带建椰林工程 D、⑤带高标准地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
读图4,回答17—20题:
17、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18、与“西气东输”工程气管相交的铁路线是( )
A、湘黔线、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 B、包兰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京包线、陇海线、京九线、京沪线 D、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京广线
19、黄河在开封市附近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20、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
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回答21—23题。
21.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
①农产品加工工业区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③综合农业开发区 ④植物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2.“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加城市后备用地②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③交通更加便捷④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浦东有若干面积不等的非城市化块区穿插在城市化块区之间,下列不是这种规划目的的
是( )
A.为市政建设就地提供木材 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D.美化城市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
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24—25题:
24、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破坏 B、兴修水利 C、过度捕捞 D、围湖造田
25、关于湿地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通过湿地改造,发展种植业 B、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C、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D、湿地资源只能保护,不能进行任何开发
第二卷:综合题(共50分)
26、读右图5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8分):
(1)、图中不合理的用地是 ,
原因是
.
(2)、由于上述用地的不合理性,该地已产生
了较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判断依据是
。
(3)、该类生态问题,与该地土质 ,多 天气紧密相关;同时,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 也是重要原因。
27、读右图6海南岛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A盐场名称是 ,
其全年产盐量高的原因是:
。
(2)、海南岛保护和营造红树林的主要目
是 。
(3)、该岛的地势特点是 ,
判断依据是 。
(4)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应把旅游业作为海南岛的特色产业来抓。海南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宜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②热带海滨和岛屿 ③热带雨林景观 ④少数民族风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28、右图7为上海市21世纪产业沿轴线发展模式图,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为中心商务区、第三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据统计,1992年底,仅占全市土地面积4.4%的原市
区的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分布占全市工业
的41.57%、54.79%、56.63%。这表明上海的产业布局
最集中在 ,占据了 产业的最佳区
位。这种布局状况,可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有:
① ;
② ;
③ ;
④ 。
(2)上海市的道理交通网为 式布局。
(3)上海市外围发展第一产业,应建成 、
基地。
(4)上海市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9、图8为“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及有关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资料: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效益。
(1)南昆铁路沿线地区不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有( )
A.峰林 B.冲积扇 C.沙垄 D.钟乳石
(2)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致使南昆铁路至1997年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方面分析: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说明,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
30.下图9为“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气候、地形及农业类型等方面的问题(13分)
(1)图中F为 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显著,农业发展中
应发挥 资源优势,既发展经济又保护 。(4分)
(2)D处是我国 和 (地形区)的分界线,B地区农业发展的
障碍是 。(5分)
(3)C平原区是我国 (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保持土壤肥力
的主要措施有
等。(4分)
HB2008—2009学年下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B
A
B
B
D
A
C
C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B
B
C
D
D
A
A
D
C
26、(共8分)
(1)梯田、坡耕地 陡坡不易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2)水土流失 河流含沙量大
(3)疏松 暴雨 露天开矿
27、(共9分)
(1)莺歌海盐场 位于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 所处纬度低.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沿海沙滩广布。
(2)减轻台风、风暴潮的危害
(3)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
(4)A(2分)
28、(12分)
(1)原市区 第三
①工业用地紧张,企业无发展用地
②工业污染严重
③工业用地过多,影响城市职能转换
④加重了市区的交通压力(每空1分,共6分)
(2)环行放射状(1分) (3)花卉、蔬菜、肉乳禽蛋(任意答对两个得2分)
(4)上海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1分)和商品经挤发达的广阔腹地(1分)。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集散的优越地理位置(1分)。
29、(8分)
(1)C(2分)
(2)从自然方面分析:铁路线过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有地下暗河;受季风影响,气候复杂多变。(任意答对两个得2分)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沿线地区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沿途城市众多:经济、科技的发展为修建铁路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保障。(任意答对两个得2分)
(3)采矿业沿线矿产资源丰富;旅游业,沿线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独特;特色农业。纬度低,热量丰富,利于花卉种植。(任意答对两个略加叙述得2分)
30、(13分)
(1)横断 垂直地带性 森林 生态环境(4分)
(2)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旱涝、盐碱、风沙(5分)
(3)黑土和黑钙土(2分) 减少坡地耕种,结合植树造林防止土壤表层冲刷;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肥(2分)
本试卷由21世纪教育网http://www.21cnjy.com/供稿,下载更多教学资源,请登录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