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安宁小学 李爱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这是兰兰,她在想什么呢?哦,原来她当选了我们学校“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主持人,她在为服装的事发愁呢,(课件出示:黄色衣服和红色衣服各一件,红裙、黑裙、蓝裙各一条)这是她选出的衣服。可是,穿哪一套衣服更好看呢?
问:如果你是兰兰,你会选择哪一套衣服呢?(请学生说)
生1:……
生2:……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1)(课件出示)看,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2)同学们,你们猜猜看‘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指名学生猜)
生3:6种
生4:5种
(3)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4)……
(5)究竟是几种呢?我得配一配,(师用教具在黑板上配,故意重复搭配)我先用黄衣和红裙搭配,接着用蓝裙和黄衣搭配,然后用红衣和黑裙搭配,再用黄衣和红裙搭配。
(6)学生发现:重复了。
(师)‘重复了’我怎么拿着拿着,就拿重复了呢?同学们,你们会拿重复吗?
(生)‘不会’
(二)合作搭配,操作感悟
1.小组合作操作。(你们都是聪明人,就我糊涂!接下来看你们的!)(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配乐)
2.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说一说。(请学生板演,展示搭配的过程。)
(1)展示连线法。(学生边连线边描述:①先固定黄衣,分别和三件裙子搭配;②再固定红衣,分别和三件裙子搭配)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板书)搭配要有顺序,才不重复,不遗漏。
——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请学生列式:2×3=6种)
(课件演示搭配过程)
——小拓展: 孩子们,如果再添加一件上装,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9种)
——(走向一个男孩)把你的衣服脱下,放上去,有几种?(12种)
老师的衣服也上去了,几种?(15种)
——这里一共放了9件衣服?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3×9=27种)
——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先固定下装,分别用裙子和衣服搭配?
——同学们掌握知识真快!如果添加一件下装呢?多了几个2 ?
——“一共放了10件下装,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谁会列式?”
(课件演示)先固定下装,再和上装搭配的过程。
(2)展示图形表示法
学生展示用三角形和圆形分别代表上装和下装,然后再用连线法连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4.师生交流,议一议。
对比这两种表示法,得出:一件复杂的事能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来替代。
(三)巩固提升,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1.孩子们,咱们不研究穿了,咱们来研究吃的,好吗?
(指着上装)这是‘牛奶、豆浆、橙汁’(指下装)‘蛋糕、油条、饼干’一种饮料搭配一种点心,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搭配过程)
2.同学们,吃饱了、喝足了、咱们去游乐场玩玩,好吗?从公园正门出发经过猴山到达游乐场有几种线路可以选呢?(同桌合作交流,课件演示过程)
3.今天,兰兰过生日,家里来了三位小客人。兰兰和妈妈分别和三位小客人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四)课堂小结
1.孩子们,这一节课有收获吗?(请几个学生说)
2.孩子们,今天我们从穿着、饮食、线路、握手来研究搭配问题,看来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五)布置作业,能力提升
教材第104页第1、 2题。
(六)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搭配要有顺序, 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 × 3 = 6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