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目标: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能综合运用各种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想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物质状态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引导学生体会物质的状态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创设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来验证雨的形成的猜想。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探究计划表、学生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炫我风采,寻趣引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开心来到五小和同学们一起合作《雨的形成》的学习,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说诗的上句看哪位同学最先能答出下句,答对的同学会有意外惊喜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两位同学表现真是太棒了!快来领取你们得奖品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瓶饮料,一瓶是常温的,一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时间不久的,你们自己选择吧。
二、学始于疑,温故知新:
当拿到冰饮料时(惊讶的:啊,怎么漏出来了?是哪里裂开了?好像没有啊)反复寻找,谁来帮老师检查一下。漏了吗?瓶子外面布满了什么?手摸瓶子感觉怎样?
师:原来这个瓶子没有裂呀,那我就放心了。那么,为什么冰过的瓶子外面有小水珠呢?
生交流:空气中有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当遇到冷的饮料瓶子后就会凝结成小水珠。
师:谢谢这位小科学家的解释,这是让老师茅塞顿开啊。你们还能帮助老师解决我的其他疑问吗?
1、为什么擦眼镜时,哈气能擦得干净?
2、为什么夏天空调制冷机外有水流出来?
生交流:1、擦眼镜时,气哈在镜片上,其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成非常小的水滴,附在眼镜片上,这样擦起来就更干净。
2、空调机把室内的热空气凝结成水,排出室外。
师:你们真是天才,谢谢你们帮助老师解答疑惑。原来这些都和凝结有关,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已经掌握得非常牢固了。
课件展示下雨的画面,同学们看到下雨,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交流:天空为什么有时晴朗有时下雨呢?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好不好?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雨的形成》(板书课题:雨的形成)
三、扩展提升,质疑探究:
1、猜想
师:这些从天而降的水珠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科学家们开动你 们善于思考的头脑,猜猜看吧!
生思考交流: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设计实验
师:这位小科学家得猜想既有根据又合理,我们不能像孙悟空一 样飞到天上去看究竟,我们就在实验室模拟一场雨怎么样?
师:我们的猜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水珠落下来就形成了雨。那要得到水珠先得有什么呢?(水蒸气)水蒸气要怎样才能凝结成水珠?(遇冷)那好,我们要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重点得考虑两个问题:
(1)如何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多得水蒸气?
(2)怎样使这些水蒸气遇冷?
生思考交流:
(1)把水装在烧杯或试管中加热至沸腾,或直接在烧杯或量筒里加开水;
(2)在水蒸气上方放置冰块。
太聪明了,你们的智慧真让我自愧不如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这个制造降雨得模拟试验。请记录员从试验桌里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实验研究计划》简要地记录你们所需要得试验材料和商量出来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有困难大屏幕会帮助你们(大屏幕展示器材及装置图)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生交流填写。
师:哪组同学愿意将你们组的实验设计分享给大家?(提醒同学们,当同学汇报时,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想一想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
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开始之 前,我们先阅读老师的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实验仪器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和烫伤。
(2)、点燃酒精灯后燃过得火柴梗请放入废物盘中。
(3)、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员记录好实验现象和结论。
(4)、实验结束后,必须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他仪器暂时不动。
学生齐读
3、试验操作
师:老师希望你们注意安全,认真试验,请材料员领取实验材料。
师给每组发放冰块,倒热水。(为避免意外烫伤)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都发生了哪些现象,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填入实验记录单。
学生实验,老师随机指导
4、汇报总结
师:我们的试验到此为止,其他仪器不要动,请操作员盖灭酒精灯,谁来汇报你们组观察到得试验现象和得到得结论。
生交流汇报(我们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大量水蒸气产生,形成许多白气,然后凝结成小水滴,水滴越来越大,最后掉了下来。我们的结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
刚才我们成功地模拟了雨的形成,那现在请同学们推想一下,自然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怎样来的?是酒精灯在给他们加热吗?在实验室我们用冰块使水蒸气受冷,天上真有一个大冰块吗?那水蒸气是怎样受冷得呢?据老师了解每往空中升100米,气温就降低0.6摄氏度,那么几万米的高空气温怎样?
同学们得推想和科学家得无数次验证基本一致,让我们再次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结论吧。
四、拓展延伸 ,小结反刍:
师:雨是一种常见得自然现象,它可以造福人类,春雨给世界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夏雨暴虐而豪爽;秋雨是那么缠绵;充满金色,冬雨是雪使者,雨夹着雪,雪带着雨,纷纷扬扬。但是,雨也可以成为自然灾害,我国南部地区,雨水过多,洪水泛滥;而北方就会时常被干旱气候所困扰,尤其是西北地区,更是雨水稀少。我们了解了雨得形成过程,就可以运用科学知识,人工控制雨,把雨变成及时雨,我们先来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播放《人工降雨》动画。
师:可是我们目前缺少的不是飞机和干冰等催化剂而是空气中没有足够多的水蒸气和云,所以人工降雨只能在少数有厚云层的地方实施,旱情得不到有效缓解。所以我们能做得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尽量减少我们人类人为破坏而造成的气象灾害。让我们共唱这节水环保歌:
课件出示:
人人护水,保护环境。
人人节水,共抗缺水。
生命之源,应须节约。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同学们,联系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同学们你们能举例生活中的可逆的例子吗?
五、我的收获,课后作业:
师:最后,老师准备了一组连环画送给同学们,请同学们打开书34页欣赏了连环画《小水滴旅行记》,了解了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创设一些合理的情景和故事情节,编写一篇科学合理、生动形象的童话或短文,请你用上冷、热、凝结、蒸发等一些科学术语。比一比,谁的作品更吸引人。
师:这节课的许多知识都是同学们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的,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呢?
生汇报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希望同学们留心身边的科学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九 雨的形成
遇冷
水蒸气 小水珠
凝结
受 蒸 相 碰
热 发 互 撞
无法
雨水 大水滴
悬浮
实验计录表
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和步骤(写或画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再次检验自己的结论,我打算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