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造地球卫星》是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单元中第三课的内容。“宇宙与航天技术”单元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在各种先进观测仪器和航天仪器设备的帮助下,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查阅人造卫星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卫星运动规律和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航天事业的思想情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六年级上册《太阳系的奥秘》和六年级下册《浩瀚的宇宙》和《探索宇宙》的内容,已经从总体上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关系。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资料分析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核心,这就为本课查阅及分析各国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以及设计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飞行的原理打下了基础。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设法调查出各国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
能按照一定标准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分类。
能有根据地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3.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难点: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查阅和收集各种卫星的资料和图片。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实施步骤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前苏联制造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视频和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视频》
谈话: 科学家们把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宇宙航行的开端。如今,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增添了5000多颗人造卫星。它们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造地球卫星》。(板书课题“人造地球卫星”)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1:多种功能的卫星
1.谈话:当你坐在电视机前,观看NBA实况转播时,是谁帮我们传递信号的?
2.师:正是有了人造卫星,我们才能够接收许多遥远的信息,生活变得如此多彩多姿。请同学们把课前查阅和收集的各种卫星的资料和图片进行整理归类,并填入记录表1中。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造卫星还将会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获得更多关于人造卫星方面的知识。
★活动2: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谈话: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
1.出示实验材料:
乒乓球、一根0.5米长的棉线。
2.启发学生思考:
用乒乓球模式什么?
用棉线模拟什么?
3.启发学生用乒乓球、棉线组装模拟人造卫星飞行的实验模型并实验。
温馨提示:
①要站在离同学远一些的地方,旋转的乒乓球不要击伤同学或自己,不要让细绳脱手。
②在实验中,反复体会乒乓球的运动规律。思考:除了乒乓球的质量和地球引力以外,要让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4.组织学生讨论并深入的探究:
①当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时,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②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的长度、转到的速度,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生再次实验,总结得出:
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快,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人造卫星的运动与地球引力、运动速度和本身的质量等要素有关。
③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自己做圆周运动吗?
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总结:人造卫星绕地球的飞行与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地球的引力。
(三)拓展知识,延伸探究
有一种卫星叫地球的同步卫星。我们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这种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课后试用以前学过的相对运动原理,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解释自己的结论。
?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根据已了解的知识作答。
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整理归类,填写记录表1。
②小组之间互相分享并补充资料和图片。
学生充分讨论并作答。
学生认真阅读,积极谈新的收获。
学生猜想。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识到用乒乓球模拟人造卫星,用棉线模拟地球引力。
学生组装模型。
小组同学反复实验并认真思考问题。
小组交流作出解答。
学生准确说出实验中握棉线手的感觉。
①学生深入探究,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记录表2中。
②小组交流、分享,得出结论。
学生作答。
学生准确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小组课后继续探究。
视频导入,形象直观。通过观看人造卫星发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人造卫星,激发学生探究人造地球卫星的兴趣。
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查阅收集资料以及交流资料,认识了人造卫星的多种形状和不同用途,了解了卫星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突破了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体现出引导学生探究模拟实验本质的思维特点;以及反复的体会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学生通过猜想,设计模型,组装模型以及通过模型深入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完整的亲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体会到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理。
课后通过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卫星的运行规律和原理,将探究延伸到课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反复利用模型模拟人造卫星飞行,进而准确的掌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组装模型,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附:板书设计
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