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课 题
《 小相框》
主备人
辅备人
授课班级
四年级一班至四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设计.应用”领域所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在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建议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相框的图片及小相框实物,供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选择材料了解相框的结构及设计制作相框的相关知识。通过制作小相框,形成善于收集各种材料的意识,学会用各种方法自制小相框。?
2、过程与方法:感受相框对照片的装饰与美感,以及相框在生活中的意义,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实用的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造型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相框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相框的选材与支撑。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的各种废弃小材料,白乳胶,照片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新课
出示一张特殊制作的相框,教师: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一个相框,用来放课程表的相框,请大家猜一猜我的相框用的是什么材料制作的?(陶塑、橡皮泥、白乳胶)这个相框老师用的是黑色的超轻黏土制作的,表面一层刷了黑色的丙烯颜料,最后再用金色或者银色轻轻的刷上需要的纹路就完成了。
请同学们欣赏课件当中展示的造型、材质各异的相框,这些相框风格各异,材质多样,设计构思巧妙,非常吸引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自制小相框》。
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教师准备的和同学们带来的相框,说一说,哪个相框最吸引你?为什么?这些相框什么地方设计得最精彩?
(色彩、可以放两张照片、圆形的照片等等)
总结:吸引人的设计既要新颖、美观、又要实用。板书——新颖、美观、实用。
2、深入探究
欣赏、分析教材中的展示的学生作品,看看分别运用了哪些材料制作的小相框?除了这几种材料,同学们带来的相框又是哪些材料制作的呢?这些相框在造型、色彩上各有什么不同?
(树脂、金属、木材、玻璃、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等等)
有些树脂的相框非常的古典温馨,木质、玻璃的相框非常时尚简约,带有动物的相框非常卡通可爱,有些相框的设计方便实用。但这些相框都是我们买来的相框,所以制作材料都是工厂里面才有的。这节课我们需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相框。
3、组合装饰
生活中还有很多可利用的材料。利用一些废旧材料,也可以制作出漂亮的相框。例如废弃的彩笔和笔帽、包装盒、水瓶盖、瓦楞纸等等,都可以运用到我们小相框的制作当中。
4、分析相框结构
进一步观察,分析相框的结构。在同学们设计制作小相框之前,还必须了解相框的结构。通过观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相框是由外框、背板、支撑三部分组成的。
三、制作示范
首先将事先准备好的瓦楞纸用剪刀和美工刀裁成自己需要的相框尺寸的大小,再继续用瓦楞纸做出背板和支撑这两个地方,这样一个相框的基本型就做好了。
在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各种装饰物品或彩色毛线、卡纸类的物品,或者废弃的材料,让它们变废为宝,根据自己的设计来装饰你的小相框。
艺术实践
请同学们合理选材、配色、装饰,比比看,谁制作的小相框造型新颖、风格独特。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艺术评价
启发: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小相框摆放在本组的桌面上。
1、组内互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赏评,选出本组制作最精美、设计最独特的作品。
2、班级展示,各组推选的这些作品在造型、材料、色彩装饰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六、知识拓展
出示课件,欣赏生活中巧妙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的小相框。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新颖
美观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