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随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随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3 00: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眼睛和眼镜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9?海安县一模)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2.(2019?射阳县一模)以下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
A. B. C. D.
3.(2019?呼伦贝尔模拟)由于手机的普遍使用,青少年中眼睛有未老先衰的疾病,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什么眼病,带什么镜校正(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4.(2019?长春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
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5.(2019?洪雅县模拟)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经视力正常人眼睛的“凸透镜”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眼睛的“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6.(2019?崇明区模拟)人的眼睛相当于下列哪个光学仪器?(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7.(2019秋?临西县期末)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8.(2019?长春一模)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的调节可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某同学从看黑板到低头看课本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再变小
9.(2016秋?滕州市期末)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
A.20m远的1.7m高的人 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
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
10.(2019?龙岩二模)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9?长春)人的眼球相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2.(2019?聊城)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13.(2019?临沂模拟)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A点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或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做成的眼镜也能使A点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14.(2019?潮南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
①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

15.(2019?遂宁)小军发现近段时间眼睛有点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于是妈妈带他到医院去看眼科医生。医生给他检查视力,当他逐渐远离墙上的平面镜,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检查后医生给他配了一副近视眼镜,该眼镜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它对光有   作用。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6.(2019?平南县四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17.(2019?广东)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2019秋?惠山区校级期末)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此透镜它的折光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三幅图中模拟远视眼晶状体的是图   。
(2)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9.(2019春?杭州期中)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与眼睛有关的光学问题:
(1)如图甲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的系统
C.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D.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   (选填“乙”或“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10:ACCCA ABAD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
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可以通过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缩小;凹。
 
12.
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我们分辨出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音色;凹。
 
13.
解:来自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是远视眼;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体应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左;凸。
 
14.
解:(1)由人眼的成像原理图可知,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2)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凸;后;①。
 
15.
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不变;凹;发散。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6.
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刚好呈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

 
17.
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刚好呈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
解:(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乙图凸得比甲还明显,所以它的折光能力就越强;
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丙模拟的是远视眼。
(2)矫正近视眼须配戴凹透镜,中间比周围薄,由题可知,超薄镜片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因此其边缘厚度大于0.05mm;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1)乙;强;丙;(2)大于;发散。
 
19.
解:(1)AB、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故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故A错误,B正确;
C、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都是正常看就行,但对于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通过眯眼的方式让晶状体在一定程度上变薄,有利于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错误。
D、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故D错误;
故选:B。
(2)图丙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1)B;(2)丙;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