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4.3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巩固提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含答案)——4.3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巩固提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3 00: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课课练
4.3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巩固提优
1.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3.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4.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5.如今天津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6.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7.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 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9.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10.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 , 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 , 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
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12.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1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__.
14.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放在距发光体5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接下来她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________(“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小芳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15.在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______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 cm”刻度处.则应在_____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_______为止.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如图所示,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7.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 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________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________10cm(选填“>”“<”或“=”).

18.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广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请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4)重新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也能看到一个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蜡烛的像,这个像位于标尺________cm刻度处正上方,把光屏移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21.小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22.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_______(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 ________(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3.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 )

A.a端变细,b端变粗
B.a端变粗,b端变细
C.a、b端变粗
D.a、b端变细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答:________。
(3)如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3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1. C
2. B
3. B
4. D
5. D
6. C
7. D
8. B
9. B
10. A
11. A,C,D
12. B
13. 倒立等大的实像
14. 缩小;靠近;发散
15. 高度 中心 60~70 清晰
16. 缩小
17. 凸透;实;照相机;>
18. 凸 照相机 远离
19. 大于;小于
20. 1)实
(2)B
(3)左;近视
(4)等大;65.0;没有
21. D
22. 凸;倒立;照相机
23. A
24. (1)15
(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3)放大;倒立;? 能
(4)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