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四川九寨沟浅海红树林水稻田山西省芮城县境内的圣天湖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洞庭湖风光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思考:以上所观察的图反映的都是湿地,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由此能否说出什么是湿地?1.定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一、湿地的概念比较:这四种湿地从成因上有什么区别2、湿地分类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3、湿地的分布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东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云贵高原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沿海湿地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乐清湾红树林位于雁荡镇西门岛上,是世界上纬度最北的红树林,红树是唯一能在海水里生长的树木。市海洋局目前正在大力保护和种植。春天来岛时还可观鸟。温州乡土地理乐清湾红树林温州三垟湿地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长江湖北湖南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 4.5℃,绝对最低温-18.1℃,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无霜期258~ 275天,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灃水沅江资水湘江二、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阅读:课本42-43页思考:以下湿地美称分别表示湿地的何种功能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效益;但其____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三、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1. 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探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等方面分析 2. 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4“为彻底保护洞庭湖湿地,应该将湖区范围的所有农田全部退还给湖泊,并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利用” 这种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3、洞庭湖区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利弊? 弊:使湿地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水患加大,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利: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经济收入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请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讨论D练习: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C巩固练习
1.洞庭湖区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指的是:( )
A.洞庭湖是物种的起源地 B.洞庭湖的生物物种繁多
C.洞庭湖的生物物种原始 D.洞庭湖的生物物种高级
2、(2005.天津)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3、(2005.广东)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BB、CB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以上。据此回答1题。
1、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上游乐场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C(2006年江苏)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2—3题:(双选)
2、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荒漠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少
3、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
A、扩大水田面积 B、退耕还湖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禁止在长江采沙A、DB、C问题探究:
1、三垟湿地的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三垟湿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3、你觉得应该怎样保护三垟湿地?
知识迁移与应用 提供材料:温州三垟湿地简介自然原因:上有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围湖造田;上游对森林的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1998年洞庭湖地区航空影像图三垟湿地 简介
??三垟湿地地处瓯海区三垟街道,东邻温州开发区、龙湾区,南连茶山街道、南白象街道,西北连接梧田街道和城市中心区,规划总面积11平方公里。三垟湿地被开发农用已有数世纪。目前陆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0.9%,水域面积仅占区域总面积的29.1%。陆域的47%为人工栽种的瓯柑,15.2%为城镇建设用地,其他农业用地、撂荒地、水塘等占37.8%。水域中50%以上的区域设有养鱼的网箱。 区域自然植被以及各种生物种类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全年共记录的高等植物有150余种,其种40%为栽培物种,野生种类则以禾本科、菊 科、唇形科和蓼科杂草为主,基本没有湿地植物生长;鸟类30余种,鱼类10余种,而且基本上以人工放养的白鲢、鲤鱼为主。其他土壤动物、底栖动物以及昆虫 等生物类群的种类、数量都为自然湿地的10~30%。 三垟湿地保护价值远远超越了旅游观光和直接的经济效益。三垟河网湿地对于温州来说,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专家认为,如果大罗山是温州城市之肺的话,三垟湿地则是“城市之肾”,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未来城市提高竞争力的优势之一。
???目前,区域环境条件除大气、土壤质量目前尚好外,区域水环境质量严重受损,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氮、磷、重金属等指标严重超标。其污染源主要为温瑞塘河河水的流入,以及区域中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的排放。三垟街道的五金电镀、无纺布工业和生活污水都在侵蚀着原本清纯透明的三垟水体。
更为可怕的威胁,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许多人对三垟湿地虎视耽耽,一些部门已提出征用要求,三垟湿地存在被大量蚕食的威胁。三垟湿地距新的城市中心区仅2公里,已成为城市快速增长的前沿地带。三垟湿地作为“城市之肾”亟待保护。加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湿地的生态效应,使三垟湿地成为观光旅游的胜地。
探究:
1、三垟湿地的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三垟湿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
3、你觉得应该怎样保护三垟湿地?
三垟湿地建设总体构想 三垟湿地生态建设包括生态景观区(湿地保育建设区和水景建设区)、生态产业区和生态人居区。 三垟湿地各生态功能区面积 三垟湿地主要建设工程: 水环境整治工程 亲水岸滩建设工程 水生植物恢复工程 湿生植物恢复工程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生态旅游: 根据生态园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建议开展的生态旅游项目包括以下方面: (1)植物观赏与认知 (2)水景观赏与游憩 (3)参与型生产活动 (4)探险游乐 (5)历史人文传承 结合人文景观的历史特色,开展游览、宣传,以及专题型的活动。如根据区域独特的佛教文化,可以发展佛学交流以及传统的庙会等等。 污 水 治 理 建 议 (一) 1、节约用水、减少水体污染; 2、切断污染源,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厂,控制三垟湿地内工业生产,生活向湿地直接排放各种废水; 3、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人粪尿,田间杂草,修剪果枝,果实等废弃物)污染物向三垟湿地水体的排放;控制湿地内的养殖业(鱼,鸭,鹅);减少饵料投放量; 4、引进先进的污水治理技术,如AB污水生物处理技术;A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S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LINDE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等;硅藻土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生态土壤深度处理技术。 5、汛期利用自然降水将三垟湿地内换水,冲淡;通过湿地植被恢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积有3900平方千米,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 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 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 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 275天,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洞庭湖区有维管束植物159科1186种、鱼类23科114种、鸟类41科15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32种;珍稀鱼类:中华鲟、鲥鱼、银鱼、鳗鱼;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每年约有100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
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湖区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众水(长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及“四水”湘江、资水、沅水、澧水)汇聚湖中,流入洞庭湖的泥沙每年约15800万吨,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每年流出量仅为3800万吨。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 立方米,占82.0%,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 达0.984亿立方米。
另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将湖泊湿地变成农田,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由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 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也称湘妃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