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全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2全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7-25 09:59: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读图思考: 1、当前世界人口总数约为多少? 2、公元元年之前,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读图思考: 3、中世纪时期,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4、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如何? 读图思考: 1、18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2、为什么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读图思考: 3、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能否说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4、哪个指标能更科学地衡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读图计算: 世界人口在1976-1987年及1988-1999年之
间的总体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
(见上表),回答: 1、计算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计算两国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 3、为什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埃及低呢? 讨论: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在同一地区或国家,不同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存在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读图讨论: 1、为什么公元元年之前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为什么中世纪期间人口呈现波浪式增长? 读图讨论: 3、为什么现代人口迅猛增长? 探究: 1、当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正数、
0或负数时,该地区人口总数将怎样变化? 2、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与人口自然增
长率相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谢 谢!课件13张PPT。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二)1、“高-高-低”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1)释义: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主要原因 (2)两种类型: 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主要原因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3)思考: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有何差别? 二、人口增长模式 差别在于死亡率不同。原始社会,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非常低,加上部落之间的战乱致使死亡率极高;农业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死亡率水平波动较大,但已经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比原始社会明显加快。(4)运用: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判断哪种属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哪种属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2、“高-低-高”模式 (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1)释义: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3)当今世界代表性国家和地区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增长模式在欧洲基本结束。二、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模式 (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4)思考探究:为什么当前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呈现“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释义: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低-低-低”模式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3)思考探究:为什么当前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呈现“低-低-低”模式? (2)读图思考:说出当前人口增长呈现“低-低-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 思考探究:
分析1970年至今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的原因。 (4)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 “低-低-低”模式(三大主要原因:1、社会经济因素;2、计划生育政策;3、文化教育因素)1、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
2、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其特点是_______
,现主要分布于 。3、C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现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综合运用: 读死亡率与出生率(%)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居民 婚育观念的变化,全球的人口增长将可能朝哪种模 式转变?试预测未来全球人口增长的变化趋势。 拓展探究: (1)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呈现出“高-低-高”模式的增长会产生哪些问题? (2)哪种人口增长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合理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什么? 谢 谢!课件18张PPT。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1、为什么全球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全球人口增长会不会按照这种趋势无限制的持续下去? 3、全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世界“10亿”人口年表一、“人口爆炸” 给我留一口二、环境的限制性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和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不断演变的。 种类的演变--越来越多 用途的演变--越来越广 二、环境的限制性 3、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土地粮食不可替代的空间场所 人均拥有量下降 农业用地减少 人类生存必需 单位面积产量有限 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人均耕地减少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加大城市膨胀建设用地增加开垦新耕地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污染加剧耕地总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工矿规模扩大植被破坏矿产水森林现代化生产的物质基础 可再生 直接利用有限 不合理利用和污染 非可再生资源 二、环境的限制性 3、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可再生但更新速度有限 大量被毁坏 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 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数量有限 二、环境的限制性 3、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有限性的两层含义 1、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2、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1、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容量取决于哪种自然资源?读“木桶效应”图回答:2、一个地区或国家自然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4、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容量会不会相同?同一地区或国家不同时期的人口容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三个特点 临界性 相对性 警戒性 3、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思考探究 一: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根据表格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量多少人口? 思考探究 二: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 (原表见教材P11活动) 谢 谢!课件15张PPT。第三节 人口迁移(第一课时)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讨论探究: 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的特点: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C、变更定居地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A、B、C表示三个不同的地区,箭头表示人口的移动方向。以下哪几种人口移动方式属于人口迁移?A1A2B1C1C2A1C1A22、人口迁移概念的运用 2、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2、人口迁移概念的运用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分类 (2)按城乡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3、人口迁移的分类 (3)按迁移方式划分 自发性迁移与计划性迁移有组织迁移与无组织迁移自愿性迁移与强制性迁移3、人口迁移的分类 (4)按迁移原因划分 政治性迁移经济性迁移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
哪些是国际迁移( );哪些是国内迁移( )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3、人口迁移分类的运用 2、从迁移方向看,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农村→农村 B、农村→城市
C、城市→农村 D、城市→城市3、人口迁移分类的运用 3、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
B、人口流动主要是政治性迁移
C、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小城市到大城市
D、人口流动主要是由经济因素引发的自发性迁移2、试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拓展探究: 1、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迁移和出生、死亡一样,也是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与出生、死亡一起,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人口结构等。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一个地区人口变动的影响与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变动的影响有何不同?谢 谢!课件19张PPT。第三节 人口迁移(第二课时)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理论基础--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读“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回答: 1、用推拉理论解释人口城市化。 2、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3、为什么会出现人口郊区化(逆城市化)?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1、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 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本溪市(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二)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频繁。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二)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 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频繁。深圳市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二)经济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③经济布局变化

④重大工程建设(二)经济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三)政治因素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三)政治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③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巴西利亚(三)政治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四)社会文化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四)社会文化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③宗教信仰、
种族和民族差异
(四)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小结)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经济布局变化 重大工程建设交通、通信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⑧“三峡” 移民(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掠夺资源占用土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谢 谢!课件21张PPT。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材料一:爱尔兰人口1986年约为350万,当前人口约374.4万,是欧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首都都柏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均婚龄便高达29.1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有国家。根据1951年的人口普查,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当前爱尔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为零。思考1:晚婚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何影响?思考2:发达国家还有哪些婚俗文化会对人口的增长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材料二: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170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将增至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思考1:天主教文化对菲律宾人口自然增长有何影响? 思考2:为什么宗教文化中一般都不反对人口的自然增殖?1、发展中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婚俗文化现象:早婚盛行 对人口的影响 :提高出生率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2、发达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婚俗文化现象 晚婚晚育甚至不育离婚率高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对人口的影响 降低人口出生率 3、外国宗教文化与人口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宗教文化现象: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对人口的影响 :提高出生率 材料: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从现存的唐代墓志中,我们统计到唐代95名女性的初婚年龄情况(如下表所示):思考1:据此资料,唐代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是多少?思考2:初婚年龄与人口出生率有什么关系?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 思考3:早婚早育对古代农业社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思考4: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因素刺激人口增殖? 早婚早育提高出生率 晚婚晚育多子多福多育多子重男轻女少生、优生、优育重仕轻民重农轻工、轻商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大职业无贵贱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婚姻地域范围小,人口迁移数量少婚姻地域范围扩大,人口迁移更频繁提高出生率 文化现象 对人口自然增殖的影响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对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婚俗文化宗教文化职业选择价值趋向人口流动观念三、小结 对人口的影响 三、拓展与探究 1、 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3、 一个地区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对该地区的人口增长有何影响? 2、 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谢 谢!课件12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四课时)上海陆家嘴东京新宿区中心商务区 ——CBD纽约曼哈顿平和堂商贸大厦CBD内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区明显*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内部分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交通通达度很高中心商务区(CBD)特征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住宅区在建筑质量、位置分布上有何区别?思考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新工业区)外观长沙新工业区
位置示意图三一重工长丰汽车LG曙光电子107

道京
319国道珠高速中粮可口可乐工业区在形态和分布位置上有何特点?思考小 结 (1)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有何不同?

(2)ABC三区域分别代表什么功能区,理由是什么?
思考商业地租水平住宅地租水平工业地租水平自学活动 判断下列各图分别属于哪种城市空间结构?简述其特点。同心圆理论模式扇形理论模式多核心理论模式谢 谢!课件13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五课时)活动探讨:调查商品登记与市场服务范
围的关系。 1、调查家人或邻居一般去哪些商店买下列物品:肉、青菜、食用盐、牙膏、高档化妆品、冰箱、空调、电脑、汽车等。将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类,找出其中的规律。 2、调查住所附近的商店类型和数目,再调查周围比较大的商业点的类型、数目和离住所距离,找出其中的规律。中心地理论 一、基本概念 1、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2、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中心地服务范围半径 服务范围理论构建 中心地理论 一、基本概念 3、门槛: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服务人口 > 门槛人口 -- 赢利
服务人口 = 门槛人口 -- 保本
服务人口 < 门槛人口 -- 亏本中心地理论 二、中心地的基本特征 1、中心地有等级之分,级别较高的中心地辐射影响级别较低的中心地。 2、中心地等级主要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 3、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个数越少。 1. 图中共有多少级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2. 在各级中心地形成的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体系中,中心地的等级与数量间是什么关系?读图思考: 3. 中心地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呈什么关系? 4. 你能分析出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六边形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吗?读图思考: 1. 读右图,回答问题:
( 1)图中R1、R2、R3分别代表三个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半径。其中,最高等级的城市是 ,最低等级的城市 。知识运用(2)下列城市职能,只有C城市才拥有的 。
(大学、派出所、电影院、 公安局、中学、音乐厅、
小学、公安分局)2.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服务店 乙家具商店 丙星级宾馆
B.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C.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用电器
D.甲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谢 谢!课件29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与乡村差别 1、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3、城乡最基本的差别?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的概念: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地理区位因素二、城市区位分析 地形河流海洋气候交通资源政策中国特大城市的分布 所占面积比例所占城市数目比例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1)地形与城市区位 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二、城市区位分析 3、自然地理区位 北回归线(2)气候与城市区位 世界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二、城市区位分析 3、自然地理区位 岷江嘉 陵 江汉 水赣 江河流与城市区位西江北江东江(3)河流与城市区位 A、城市用水——水资源是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
区位因素。B、水运运输——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C、军事防卫——河流作为防御的屏障对早期城
市的选址所起的作用非凡。二、城市区位分析 3、自然地理区位 分析: 图中A、B、C三个聚落中,
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攀枝花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边陲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一百亿吨,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矿石中共生的钒、钛储量,钒资源列全国第一,居世界第三位;钛资源居全世界第一位。煤的储量为十二亿吨。二、城市区位分析 石家庄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的时候,把车站南移建到了石家庄.后来后来有修建了很多铁路在石家庄处相交,石家庄也就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的行政中心,人口超过100万,正定县仍不过是3万人的小城.二、城市区位分析 海口 在浩瀚的南海之滨、碧绿的琼岛北缘,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热带滨海城市。它就是我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省会、中国南方重要城市——海口。海口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亦是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海口市属滨海地区,地形主要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南高北低。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季风性热带气候区。二、城市区位分析 二、城市区位分析 3、经济地理区位 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政策上的优惠往往是形成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4、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二、城市区位分析 谢 谢!课件26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三课时)二、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与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水面(1)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商业用地: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市区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二、城市土地利用 读教材P30“图2-4 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回答下列问题:(2)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般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三种类型。其中居住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而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用地类型,如行政用地、文化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二、城市土地利用 读教材P30“图2-4 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按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哪些功能区?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根据在长沙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基本知识,在地图上标记出长沙主要的商业区、生活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和高校区。长沙市地图长沙代表性的城市功能区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行政区 高校区 商业区五一广场黄兴路商业步行街商业区梦泽园小区住 宅 区
王府花园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 业 区湖南省政府行 政 区高 校 区3、小结: 各城市功能区在城市空间位置分布上往往交错分布,各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域界线。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4、思考: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长沙市主要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BD)曼哈顿中 环银 座陆家嘴长沙市主要商业区平和堂商贸大厦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新工业区)外观长沙新工业区
位置示意图三一重工长丰汽车LG曙光电子107

道京
319国道珠高速中粮可口可乐小 结探究讨论: 1:长沙新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并说说你的理由。 2:请你规划布局长沙的高档住宅区,并说说你规划的理由。创新提升: 城市功能区布局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课后探究作业: 请找出目前长沙市的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你的理由并写出开发整治方案。长沙新工业区 位置示意图谢 谢!课件12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2、城市区位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地理区位因素二、城市区位分析 地形河流海洋气候交通资源政策岷江嘉 陵 江汉 水赣 江河流与城市区位西江北江东江(3)河流与城市区位 A、城市用水——水资源是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
区位因素。B、水运运输——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C、军事防卫——河流作为防御的屏障对早期城
市的选址所起的作用非凡。二、城市区位分析 3、自然地理区位 分析: 图中A、B、C三个聚落中,
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攀枝花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边陲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一百亿吨,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矿石中共生的钒、钛储量,钒资源列全国第一,居世界第三位;钛资源居全世界第一位。煤的储量为十二亿吨。二、城市区位分析 石家庄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的时候,把车站南移建到了石家庄.后来后来有修建了很多铁路在石家庄处相交,石家庄也就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的行政中心,人口超过100万,正定县仍不过是3万人的小城.二、城市区位分析 海口 在浩瀚的南海之滨、碧绿的琼岛北缘,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热带滨海城市。它就是我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省会、中国南方重要城市——海口。海口是海南省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亦是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海口市属滨海地区,地形主要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南高北低。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季风性热带气候区。二、城市区位分析 二、城市区位分析 3、经济地理区位 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政策上的优惠往往是形成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4、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二、城市区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