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1 22: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检测题
选择题
1 、工业革命促进了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D
A. 飞机--蒸汽机车--汽船--汽车 B. 汽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
C. 汽船--飞机--蒸汽机车--汽车 D. 蒸汽机车--汽船--汽车--飞机
2、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D
A.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B.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D.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3、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C
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4、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876年,美国为纪念其诞生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假如你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这次博览会,你在会上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可能是( )C
A.飞机 B.蒸汽机 C.炸药 D.电子计算机
5、下表是英国和德国在1861年和1913年的煤炭消费量(单位:千吨),下列选项对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A
年份
英国
德国
数量
指数
数量
指数
1861
77657
100
13957
100
1913
189074
244
18700
1340
A.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超过德国 B.英、德两国经济发展较平衡
C.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D.英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德国
6、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下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A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 明 成 果
1782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 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6 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82年
爱迪生
美国
开设发电厂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C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
0.04
0.21
0.46
0.94
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8、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但人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这种工业诞生于(  )C
A.戴姆勒的发明 B.诺贝尔的发明
C.海厄特的发明 D.夏尔多内的发明
9、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B
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②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③机械动力载人飞行的实现
④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
⑤汽车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10、下图为英国、德国、美国(含殖民地时期)中国四国在世界制造产业中的比重变化趋势图。其中代表德国的曲线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11、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二、材料题
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迈入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生产部门?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人物的成就是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图二所示内容的发明者是谁?图三所示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答案:
(1)棉纺织业。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蒸汽时代。本茨。莱特兄弟。
(3)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1)材料一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这次变革中发明了什么样的新式交通工具?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二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2)材料二反映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这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请你举出一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发明家。
材料三 “这场革命包括两部分——积累信息和散布信息……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计算机储存的检索信息的速度,还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任何国家中的任何人都能通过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机或计算机得到这种信息。”
材料三反映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什么时代?
答案:(1)工业革命;火车(或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电灯和爱迪生等
(3)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雕版印刷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印刷技术。作为一名刻字工,毕昇在实践中发现了雕版印刷的缺陷,经过观察和反复实践,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技术。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爱迪生是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的尝试,终于在1879年找到了一种新材料,成就了一项新的发明。随后他与大资本家合作办厂,将该项发明投入生产。1881年他研制出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1882年,建成全球第一座大型发电厂。1883年他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创立。
材料三   材料四
 
  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 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
(1)材料一、二中“一种新的印刷技术”和“一项新的发明”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要成为一名发明家应具备哪些优良品质?(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1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四中英美两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的角度分析美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1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两条建议。(2分)
【答案】
(1)活字印刷术。弹丝灯泡。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创新。
(2)环境污染。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产生大量废弃,环保意识薄弱。
(3)英国由世界第一逐渐落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走在前列。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应该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为人类造福,同时尽量将科技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学习工业革命,可以从收集史料、辨别研究价值入手,再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直接史料是 ,间接史料是 。(2分)
材料二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4分)
材料三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3)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2分)
【答案】
(1)直接史料:图一;间接史料:图二。(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②首先在英国发生。(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或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②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2分)
(3)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②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每点1分)(2分)
消极影响: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任写2点,每点1分)(2分),
对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所帶来的挑战。(任写一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