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
游。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
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
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
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
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示意图 佛山——如何造就一个对外联合广州、对内整合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的强大实体。
东莞——如何理顺行政管理体制,解决由市直接管理镇村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中山——解决交通问题,建议将中江高速公路延伸至中山港,打通联系粤西地区的通道。
珠海——怎样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实现区域共享。发挥珠海机场、珠海港的作用。
深圳——解决土地资源只剩200余平方公里的局限;解决严重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如何统筹好珠三角地区各个机场、港口的功能定位。 珠三角城市发展方向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3、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
因为当地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2、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补偿贸易3、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1)开放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化,
机器大生产,劳力多吸纳(2)外地农民工,纷纷南下,务工
又经商,促进城市化4、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
转变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方式发生
转变,从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泛珠三角区域(CEPA)合作与发展 2004年6月3日正式成立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广西 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泛珠三角”地区基本情况(2002) 1、区域内产业差异明显,经济互补性强;
2、发达的小珠江三角洲,加上著名国际金融、信息、物流中心——香港,可作为此区域发展的龙头;3、经济腹地辽阔;
4、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 “泛珠三角”区域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特点 区域内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就要求合作在最大程度上具备兼容性和灵活性; 区域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有着巨大的经济落差,这就要求最大程度地体现互惠互利,在合作过程中探索利益分配的最佳方式; 该区域的合作也必须最大程度地体现发展的多样性,从而达到产业分工。 泛珠三角区域横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加强这一区域的合作,可以使劳动力和资源由中西部向沿海地区流动,产业则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对于促进大珠三角产业升级,带动华南、中南、西南的经济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顺利实施,带动内地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 大亚湾的中海壳牌工地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工地.由于据说惠阳将要并入深圳,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已经在附近圈地三十平方公里,而中国最大的房产公司--深圳万科也出十亿租借了大亚湾的一个小岛,大亚湾正在重新唤发活力,这一带将是广东未来几年内发展最快的地方之一. 昨天的一个小渔村,今天的大都市----珠海人们曾经熟悉的“民工潮”,一下子变成了“民工荒”。突然而至的“民工荒”,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眼下不少服装厂老板,餐馆、酒店老板都在为“招不到人”而发愁,“招工难”已成为困扰不少民营企业老板的一个难题。 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问题:耕地被大量占用、城镇和工业
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
偏低等。 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
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珠江三角
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城市问题: 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根据规划,在“领头羊”的带领下,珠三角将形成两条发展主轴、三大都市区,呈网络状发展。
两条发展主轴分别向香港、澳门延伸,一条是广深(香港)发展轴;一条是广珠(澳门)发展轴。
三大都市区分别是中部都市区、东岸都市区、西岸都市区。
中部都市区: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三水等珠三角”市街化”、”一字长蛇阵”现象 城中村城中村问题,又是广州治安问题的死穴,大部分的治安问题都是由此而来的。城中村,也只是“村”的一部分,与此密切相关联的还有城边村,城郊村,城外村等等 广州目前有一百二十多个“城中村”,分布在城市建成区的不同方位。由于政府和发展商在征用农田作都市规划时没有把农民的户籍转为城市户籍,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失地农民便只能依赖“出租屋经济”为生。这样一来,城中村便吸纳了大量复杂的外来人口,开始变成城市的“飞地”。 “城中村”现象存在于每个中国城市,它是中国的都市规划所欠下的“历史之债”,隐含着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2004年11月3日,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市区)云量较多,有灰霾,能见度最差时只有4千米左右。 严重的灰霾使市区能见度差,汽车白天也要开灯行驶。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去年广州、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气超过了120天;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酸雨频率达45.4%;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开山采石造成的山体裸露不时可见,一遇晴天,则灰尘漫天等等。由广东省环保局编制的《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已通过广东省政府审批,全省将在8年内先后投入445.87亿元,进行珠江水环境的整治工程。计划在2005年珠江城市河段消除黑臭现象,2010年珠江要达到水流清澈的自然生态平衡。 漂浮着大量生活垃圾的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