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迁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1 20:2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迁西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一、课本文言知识(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 拜谒(yè) 督亢(háng) 戮没(lù)谬误(miù) B. 偏袒(tǎn) 扼腕(è) 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 C. 淬火(cù) 猝然(cù) 忤逆(wǔ) 铁杵(wǔ)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
2、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 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 吴广以为然??????????????????????????????
②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 ①③????B.②④????C.③⑤ ?  D.②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鄙远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既东封郑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 又前而为歌曰 ③ 乃朝服,设九宾 ④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 使使以闻大王 ⑥ 箕踞以骂曰 ⑦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 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金科是一个耿直刚烈、坚持原则的演员。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但也显现了他的故步自封。
C.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9、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 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 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 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14、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5分)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 ①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歇”字用得精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花草树木枯萎的情景。
B.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一是花草凋零,二是大火星出现了。
C.颈联“绕”和“飞”字,采用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
16、“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中,高渐离击筑,送行之人皆垂泪涕泣,荆轲前而为歌曰:“       , ”渲染了易水送别悲壮的氛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同时侠士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
有些侠士,(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舍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 ,而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而导致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战国时唐雎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 ,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
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中常隐藏着 ,即便是一生追随 ,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B.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
C.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D.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B.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C.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D.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知遇之恩 令人发指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B.知遇之恩 怒发冲冠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C.再生之恩 令人发指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D.再生之恩 怒发冲冠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21、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中的部分内容,有六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其中五处,并加以修改。(5分)
我于昨晚明白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现拜托王晓峰给你5000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前往医院看看。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
① ②  ③ 
④  ⑤ 
22、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燕归人未归》这幅画,围绕“等待”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10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带来最单纯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泪流满面。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那么糟。
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10月月考主观题答案
9、①这样安排情节使小说前后形成照应。“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勉强默认为后文埋下伏笔,之后金科按照老剧本演戏,与之形成照应。 ②这样安排符合常理。金科的勉强答应符合人之常情,而这也使得后文的按老剧本演戏更能凸显金科刚烈、坚持原则的性格特点。
③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波澜,在高潮处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
①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
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
③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
④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
14、(1)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
(2)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
16、 ①借景抒情。它写出了太原早秋的景色特点,霜降得早,寒风寒云渡过黄河。这一景象透露了诗人漂泊在外孤独凄凉的心情。
②对偶。“霜威”“云色”是秋天的景色,“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早”“秋”是时间,形式上相照应,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景色特点。
③拟人。“出”“渡”二字赋予霜威与云色以人的情态动作,显得生动形象。
情感:寄寓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凄凉之情,及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17、(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1、①“明白”改为得知”; ②“家母”改为“令堂”; ③“资金”改为“费用”; ④“给你”改为“捎去”; ⑤“领受”改为“收下”; ⑥“看看”改为“探望”
22、示例:柳丝舞动着柔美的腰肢,燕子呢喃着飞回了旧家。成双成对的燕子在柳枝间轻盈地跃动,如欢快的音符。一个女子凭栏凝神远望、等待着归人:远方的亲人啊,你何时才能像燕子一样,被春风唤回到我的窗前呢?
23、【写作指导】人生的境遇不同,对生活的感受、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同。青少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生活的变化、社会的风云,容易让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扭曲,从而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当今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转型期,难免泥沙俱下,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我们就会信心百倍,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一类卷(51~60):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看清主流,正视问题,能正确认识到社会阴暗面不会改变社会发展主流。
二类卷(41~50):①歌颂现实,弘扬正气。对现实生活持正面看法,对当今中国新人新事新气象持赞美态度,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成就充满自豪感,传播社会正能量。②批判丑恶,激浊扬清。对现实生活中假恶丑大胆暴露,能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根源,能正确认识到它们是社会转型期的暂时现象。
三类卷(31~40):悲观厌世,否定一切。放大现实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放大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幸,对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持否定态度,情绪消极,世界观、人生观扭曲。
五类卷(0~30):脱离题目,另起炉灶。完全脱离题目的立意范围写作,或抄袭、套作他人作品。
附:文言文译文: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伺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