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同步测试(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3分。)
1.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的是对流层
D.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右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2-4题。
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4.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州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
A.气温在-50℃到20℃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5.东京飞往旧金山的班机,航行在8000m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气,下列几种应急措施中层可行的是 ( )
A.迅速着陆 B.保持原高度
C.降低飞行高度 D.拉升至本航线的上限高度11千米
6.年总辐射量高值区不可能出现在以下地区中的:
A.大气透明度大的低纬地区
B.纬度最低、气候最湿润的地区
C.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的高山、高原地区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
7.以下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B.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小
C.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可见光部分
D.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右图是某地某段时间内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回答8—9题。
8.该地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 )
A.快行冷锋 B.慢行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图
9.当出现该锋面时,且该锋面位于华北地区,则此时最可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10月
10.右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a点比c点的气压高
B.c点比d点的气压低
C.c点比d点的气温高
D.d点比b点的气温低
右图为沿45°N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时控制图中甲地的气压系统是( )
A.印度低压 B.亚速尔高压
C.冰岛低压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12.图中所示季节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B.贵阳多出现阴雨冷湿天气
C.日本南部正值梅雨季节
D.印度半岛暴雨成灾
13.下列各图所示的热力环流中画法正确的是 ( )
读右上图,完成14—15题。
14.如果该图为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受低压槽控制,阴雨天气 B.甲地气压一定比乙地高
C.甲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 D.乙地吹西南风
15.如果该图为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下列对甲、乙所对应的近地面的天气状况的分析,最有可能的是 ( )
A.甲、乙两地近地面均为阴雨天气 B.甲、乙两地近地面均为晴天
C.甲近地面为阴雨天气,乙近地面为晴天 D.甲近地面为晴天,乙近地面为阴雨天气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城市P及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北京时间8时的气温水平分布图,此时该城为西北风3~4级,读图回答16~18题。
16.假如,此时P城正值日出时分,该日P城的夜长是 ( )
A.9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6小时
17.有关该城市天气的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
①此时P城区为晴朗多云天气
②此时P城区气压迅速降低
③此时P城的西北郊风力强于东南郊
④此时P城区雨过天晴,气温逐渐回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如P城市区出现一条闭合等温线,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城市绿化面积大,对气候调节作用强
B.城区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强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的大量人为热
D.P城市区地处河谷,地势较低
读右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若图中甲点是低压中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北半球的气旋
B.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南半球的反气旋
C.图中甲地出现阴雨天气
D.图中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图回答:(10分)
(1)A表示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B表示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C表示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2.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分析回答(10分)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________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_______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过境。
(2)在_______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___________天气。
23.读“杭州2003年11月14日——12月12日最高气温(实线)、降水(柱状)和气压(点线)变化统计图”完成:(10分)
(1)这一时期出现了 次连续性的降水;总降水量为 mm。
(2)这几次降水是有 (“冷锋”、“暖锋”)引起的。
理由是: 。
24.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0分)
(1)此时为_________________季(冬、夏)。
(2)在A处用箭头表示此季节的风向。
(3)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受______________气压控制(写出气压名称)。
(4)此时我国西南地区盛行_______________风。
(5)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点(近日、远日)附近。
高一地理同步测试(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C 5.D 6.B 7.A 8.C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C 16.C 17.A 18.C 19.A 20.C
二、综合题:
21.(1)云层的反射 云层面积厚度(2)地面反射 大气散射 (3)大气吸收 可见光
本题要对图进行认真的分析,准确理解图中各箭头的含义。
22.(1)上升 下降 冷锋 (2)15、16 大风、降温、雨雪等
根据图中气温下降,气压上升的特点可以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是冷锋过境,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冷锋的天气特点
23.(1)3 (2分) 64mm(2分) (2)冷锋(2分) 每次降水后都出现雨后天晴,而且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4分)
24.(1)夏 (2)由海洋吹向陆地 (3)印度低 (4)西南季 (5)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