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08-05 14: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1-1大气的受热过程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夜晚则降至-183 ℃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
想一想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
形式吸 收反 射散 射参与大气成分波长范围特 点实 例云层、颗粒较大的尘埃等所有波段无选择性夏天多云白天气温不会太高臭氧(平流层)
水汽、CO2 (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很少南极“空洞”质点是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紫色光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滴等各种光无选择性天空呈白色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早晨的太阳辐射和中午的太阳辐射有何不同?
2)高纬度与低纬度比较太阳光经过大气的路程情况如何?被大气削弱怎样?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
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削弱的辐射少
高纬度—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被削弱的辐射多请同学们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3、为什么在日出之前天就亮了,在树荫下,在房间里,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2、为什么阴天时或大气尘埃烟雾较多时,见不到太阳直接照射的光,所见到的天空是灰白色。1、夏天,如果是阴天,气温比晴天要低。 4、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练一练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物体辐射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有何关系?物理原理:
物体温度愈高,辐射波长愈短;反之亦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增温的根本热源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短波辐射被大气削弱以后地面增温, 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水汽和CO2 吸收红外线 讨论:由于世界人口剧增,工业迅速发展,森林破坏严重,空气中的CO2含量大大增加,保温效应不断加强,将会使地球上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请设想一下,这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生态变化,并会影响全球经济结构。因此如何减少CO2的排放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设想,采取什么办法可降低温室效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六次大会部长级会议,经过4天的激烈争论和艰难的谈判于2001年8月23日下午在波恩闭幕,旨在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控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终于得到落实,2008—2012年38个主要工业国二氧化碳等六种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