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中小溪》主问题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
2、学习由景生情,由情而悟,一气呵成的写作方法。
3、体会文中蕴含深刻的语言,领悟作者是怎样化身为小溪去体察的。
4、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教学重点:
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2、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主问题设计(甲):
1、学生讨论,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本文以自我的感情变化和思想的深化为线索,顺着作者的行踪逐步展开。
2、小组讨论归纳:小溪流经了哪些地方?沿途有怎样的景象?
明确:【云杉树根——又浅又阔的地方,狭窄的深水道——静静的漩涡(一颗倒树、几只小甲虫),水流汇聚(黄色花蕾,)——一棵树,溪流中的小草——一片宽阔的洼地(大灌木、云杉和白杨的种子)——两岸紧夹之中——圆形的水湾——宁静的地方——小白杨树林,悬崖落下——冲刷百年云杉——空地(小黄花、青蛙卵、苍蝇、小甲虫、姬蜂、黑星黄粉蝶)——分流汇合】
3、随着这条林间小溪一路流淌,我们对这条小溪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这条小溪的认识如何,并结合具体文句谈谈看法。
明确:
①自信执著: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额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
②坚强勇敢:冲着树根潺潺鸣响;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汇合起来,全力冲击着被百年云杉的许多粗壮树根所加固的陡岸。一颗巨大的百年云杉,被小溪冲倒。
③乐观积极: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了障碍,才有生活;
④不贪享受: 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
4、在小溪流经的途中,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像它一样的积极乐观执著和坚定呢?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明确:(凝滞的、安与平淡地、丧失激情的)
(化为水塘的洼地、被冬雪压弯了的大灌木的枝条、漂在水中的树种、困在水湾中的小狗鱼、被瀑流冲歪的小白杨等等。)
5、通过小溪这一路的流程,结合上面同学们的解读,请说一说你从这条小溪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明确:①生命历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②战胜困难要有信心和毅力。③人生奋斗要有远大的终极的目标。④人要积极迎接挑战。⑤所有的道路最终都是为了到达终极的目标。等等
6、随着小溪我们不仅进行了一次自然自旅,而且还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在这次旅行中,同学们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那么,作者此时的内心情感是否也和我们一样呢?请同学们大声齐读第33—34段。
明确:要理解这里作者的心理情感,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普里什文前苏联农艺家、作家,长期生活在俄罗斯高加索林区,长期的森林生活是极为孤独的。结合背景同学讨论。
(现在作者在解读自然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思考,领略到幸福的所在,从而找回了自己。就像那奔腾的小溪,最终到达了大洋。)
《林中小溪》主问题设计(乙):
1、小组讨论: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障碍”一词?你如何理解?
(指导学生找出含有“障碍”一词的句子,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探讨归纳。)
明确:“障碍”一词借指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生活同样也是如此;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蓄积力量,坚持到底,人生也是如此,要有毅力,对待困难要想方设法地去克服。
2、画出文中运用拟人描写小溪的句子,并思考这象征着什么?
明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把小溪当作人来写,比如“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等,这些句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写得很活泼,而且带有人的思想感情。
3、小组结合全文讨论概括“小溪”身上所蕴含的精神。
明确:小溪具有顽强乐观,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4、小组探究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后又奋然前行,这和人生的道路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小溪在与障碍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溪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如同小溪,在奋斗后也会同样流入心灵的彼岸。
5、作者想借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的描写表达自己的什么人生感悟?
明确:作者认为生活本身就充满艰难困苦的,每个人都是为战胜困难而生,没有同困难作斗争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学生能说出作者的寓意即可。)
6、作者除了描写小溪外,还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同桌相互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订正。)
明确:除小溪外,还写了春花、春草、春芽;还有水上漂浮的云彩和白杨的种子;还有灰雀、燕雀、杜鹃,各种各样的昆虫以及花草树木的混合味,作者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这些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一种渲染衬托的作用。
7、在作者的笔下,小溪已经成为心灵的物化。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世界,选一种物象,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可自选一种物象,也可参考以下物象:大海、高山、沙漠、露水 。